建築業界狠批省府財政預算過時
加美貿易戰將重創卑詩出口 推高建屋成本
【明報專訊】獨立承建商和商戶協會(ICBA)指要對卑詩省府的預算敲起警鐘,在建築成本勢將被推高的關稅威脅下,還將債務推高和巨大赤字。協會又狠批省府面臨加美貿易戰下,昨日呈議會的預算已過時。
ICBA主席兼行政總裁加德納(Chris Gardner)說,是份卑詩預算有巨大赤字,加上債務上升和美國總統特朗普25%關稅及報復威脅,將對本省經濟及建築行業造成嚴重後果。
他說:「省長尹大衛政府的開支猶如各方面都無問題,但現實是卑詩已瀕臨衰退的邊緣。該預算在其未刊印之前,也已經是過期的。與美國爆發的全面貿易戰將重創卑詩出口,推高建築商的成本,並使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面臨風險。」
卑詩預算料今年實際本地生產總值(GDP)會有1.8%增長,但協會則警告,長久關稅預料會造成經濟損失下,該數字過於樂觀。加德納指,卑詩政府自己估計在2029年之前,關稅對GDP的累計影響可達690億元,流失達12.4萬份工作,但該預算非但沒有採取果斷行動來鞏固經濟,反而魯莽地加倍支出和激增負債,「尹大衛政府不善管理財政使卑詩很容易墮入最惡劣的時期。」
協會提到特朗普關稅和加拿大政府的反制措施,已給建築業帶來不確定性,加拿大首輸反關稅包括對逾30億元的美製家居電器、地板材料、釘、螺絲、扣件和建築機械,所有該些建築材料都會增加建築商的成本並推遲項目進行。
加德納警告,若貿易戰升級,對鋼及多種建材的關稅在不足3周後會實施,這將對各項材料,由結構橫樑至冷暖空調系統,以及兩步驟之間的各項,「開支將急升,項目會延遲或取消,民眾將失去工作,本省各處的家庭便要承擔後果。」
協會呼籲卑詩政府要採取果斷行動來保護工作和投資,由推出集中在增長、投資和私企領頭發展項目的全面性經濟策略開始,包括縮短項目審批時間來加快建屋和基建項目上馬;將引致建築項目難以負擔的稅項及費用削除;取消「社區建設協議」(Community Benefits Agreement)模式,因其可致公共項目成本上升,而競爭亦受制。
協會還建議專注在核心基建上,如水渠務、氣油管道、港口及公路來吸引私企投資、增長經濟和刺激新屋動工量。此外,省府所訂策略也應資助城鎮重要基建來紓緩城鎮在面對人口增長下的負擔。
2025預算案數字指本省在2023年至2024年間,新屋動工量減少9.2%,跌幅較一年前所預計大。省府現預料今年新屋動工量會增加1.6%至4.65萬間,明年增2.7%至4.78萬間;今明預測數量雖較十年平均值高,但仍比2023年破紀錄數字少。
本省4年內料流失4.5萬工作
商界抨預算不足 憂負債增加
【明報專訊】卑詩財政預算估計特朗普4年任期間,本省會流失4.5萬份工作,在2029年前經濟會收縮2.6%。商界及工會代表批評預算有不足,赤字及負債增加下,要支撐經濟知易行難。
在關稅出現之前預計,本省財赤料達109億元,該預測是按據經濟會有1.8%增長,但關稅已來臨,新預測則料本省經濟在下一財政年度只會增長0.3%,而假設渥京會提供援助和利率下跌。
本省財赤數字尚未明確,但收入每年可減少達34億元。
大溫貿易局(GVBOT)主席安德森(Bridgitte Anderson)表示,她明白省府是次預算案是在艱難的情況擬訂,但憂慮負債增加,又沒有商界要求的措施,「我們看不到經濟增長的議程,關稅為對卑詩造成重大的經濟危機,但該預算沒有我方期望的經濟願景。」
安德森說,省府曾公開說需要經濟增長和及吸引私企投資,大溫貿易局正等待省府將說話轉為行動。
卑詩僱員工會(BCGEU)主席芬奇(Paul Finch)指,對於省府沒有大幅削減開支,他感到高興,但他認為就本省所需方面仍不足夠,他所指包括重新評估稅制稅項和資本開支。「收入是絕對重要,我們需要經濟發展及增長,也需將經濟多元化,但你看,這些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從根本上而言,這意味我們需要適應新的貿易關係框架。」
芬奇指本省需將貿易網絡根本性地重新建立。
卑詩政策解決方案協會(BC Society for Policy Solutions)高級經濟師海明威(Alex Hemingway)批評,雖然預算正確地維持社會服務開支及資本投資,而非削減服務,但卻錯過投資在原本已不足的方面,例如託兒、房屋和社福等。
卑詩商會主席法穆拉克(Fiona Famulak)說:「這是一個令人警醒的預算。」她指事實是強健經濟可增加政府庫房和用來提供必要服務,「現在(省府)投資到必要服務上,而各項都很重要,不過,當我們看清預算對商界的影響時,是沒有採取足夠的後續行動來確保企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