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公屋現金津貼下月底停 議員倡財政許可下恢復
【明報專訊】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已推行近4年,房屋局早前稱,基於審慎運用公共財政資源原則,無意延長有關計劃。房委會昨公布計劃下月30日結束。香港社區組織協會預計,受影響租戶將節衣縮食;有立法會議員希望倘政府財政狀G許可,能夠恢復有關計劃,紓緩公屋輪候者租金壓力。
現金津貼旨在紓緩基層家庭長時間輪候公屋面對的生活困難,對象為輪候公屋逾3年、沒領取綜援的一般公屋申請住戶。房委會表示,房屋署會個別通知現正領取現金津貼的合資格住戶,並於6月30日發放最後一期津貼;至於即將今年6月輪候公屋逾3年的一般公屋申請戶,房屋署現金津貼辦事處會於5月底向相關住戶發出通知書及申請表,有意申領6月津貼的合資格住戶,應在通知書載列的限期或之前遞交申請。
社協:有小孩家庭雪上加霜
社協副主任施麗珊稱,近年受經濟環境影響,不少基層開工不足,收入減少,加上2025/26學年起取消2500元學生津貼,故不再延續現金津貼對育有小孩的家庭是「雪上加霜」,預料他們會節衣縮食。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委員、工聯會郭偉強預計,停止發放現金津貼後,受惠住戶會回復收入「月月清」的生活,但應該不會出現無法繳付租金的情G。他說,雖簡約公屋、過渡房屋有助支援公屋輪候者,但僧多粥少,因此希望若政府財政狀G許可,日後能恢復發放現金津貼。
截至今年2月底,房屋署共接獲約11.47萬宗申請,當中約11萬宗申請獲批,累計發放55.6億元,預料計劃結束時,用作派發現金津貼的非經常開支承擔額尚餘約20億元,將留在中央庫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