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熱搜:20年前已感同質化 研新技術突圍
【明報專訊】鴻利達中山基地的大堂展示茪膝q發展史。集團創始人兼行政總裁蔡俊杰15歲在模具廠做學徒,並報名香港職訓局的模具學徒計劃,1988年結束4年「半工半讀」學徒生涯後開始創業。說是創業,也只是在朋友的工廠租了個角落空位,再貸款買了一台機H,一人一機成立鴻利達。從學徒計起的話,蔡俊杰在模具行業已逾40年。
製模技術成精密科研成果
從一人一機走到現在集團化,除把握住內地改革開放、港商北上設廠的時代紅利,與蔡俊杰的遠見不無關係。早在2000年代初,蔡俊杰有感模塑行業的工藝和技術同質化競爭嚴重,若無核心技術將難以突圍,故從2003年開始專注於多物料模具和成型技術等的科技研發。在中山基地的展示區,陳列了像嬰兒奶嘴、手機殼、運動相機外殼等日常產品,這些普通不過的東西,背後是公司自主研發製模技術生產出來的精密成果,例如能把不同物料在模具一體化成型的技術,為客戶解決諸如成本高、性能欠佳等各種「奇難雜症」。現時,鴻利達的產品主要圍繞大健康醫療、電子消費品、工業及汽車產品三大類,為客戶提供從理念到成品的解決方案服務,客戶不乏國際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