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市小街限速下調至30公里
25社區先行 靠減速帶道路設計推行
【明報專訊】溫哥華市議會昨日通過市內小街降低限速計劃,將目前非特殊路段的每小時50公里,改為所有小街限速每小時30公里。25個指定社區率先實施。該計劃將改變車輛在城市中的行駛方式。
市府員在提交給市議會的報告中,詳細說明了全球其他大城市中心的情況,例如英國倫敦在降低限速後,車禍少了42%。溫哥華目前的預設限速為每小時50公里,學校、公園以及靠近緬街(Main St)的喜士定東街(East Hastings)的一段除外。
在計劃通過後,每小時30公里的限速將適用於所有「沒有中心線且位於住宅區的當地街道」,並將分階段在25個選定的街區推出新的標識,預計耗資35萬元。
這25個被視為「慢行區」的社區是基於交通流量、公園或學校周邊的地理位置選擇的,包括了喜士定日升區(Hastings Sunrise)、西區(West End)、快樂山區(Mt. Pleasant)以及基拉尼(Killarney)區。
報告指出,降低限速是溫市「零事故願景」策略的一部分,該策略旨在透過引入交通變革,將致命車禍和傷害降至零。這一構想已在歐洲部分地區、紐約、西雅圖和愛蒙頓實施,這些城市的限速在2021年下調至每小時40公里。
前溫哥華城市規劃師、現任「漫步大溫」總監詹姆斯(Sandy James)贊同降低限速的構想。「任何針對車輛的減速措施都能挽救生命。如果被時速50公里的車輛撞到,作為行人或騎單車的人,生存機率只有10%到15%。如果被時速30公里的車輛撞到,生存機率則會上升到80%。速度較慢的車輛也意味司機的反應時間加倍,同時它們不會向大氣中排放太多的尾氣,有利每個人的呼吸。」
詹姆斯還提及,在一個雨水充沛的城市,任何旨在減少交通事故的措施都應該毫無阻地推進,「對於步行或騎單車的人來說,11月到次年2月是危險的月份,因為很可能會被車輛撞到。在陰沉和多雨的冬季,沒有反光的積雪,任何能夠改變這種現狀,讓人們更安全的做法都很重要,而降低限速是我們能做的最簡單的事情之一。」
至於執法,要在這些街區安排警察24小時追蹤超速駕駛者不太現實,市政府將依靠現有的減速帶和狹窄的街道等設施來協助遵守規定。
市議員馬洛尼(Lucy Maloney)說:「如此之多的交通事故給社會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我們的汽車保險費太高了,由納稅人支付的醫療保健費也太高了。一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因為我們知道如何避免傷亡;世界各地已經進行了大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