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溫9海灘大腸桿菌超標不宜游泳
爛船灣海灘4號徑最嚴重 超標近13.5倍
【明報專訊】溫哥華沿岸壎竻(VCH)警告,大溫目前有9個海灘大腸桿菌超標,被列為不適宜游泳,其中超標最嚴重的包括溫市爛船灣海灘4號徑、日落灘、基斯蘭奴海灘以及西溫安布賽德海灘。
VCH網站顯示,目前被列為不宜游泳的海灘大多位於溫市,包括大腸桿菌含量超標近13.5倍的爛船灣海灘4號徑(Wreck Beach Trail 4);超標3.3倍的日落海灘(Sunset Beach);超標逾2倍的基斯蘭奴海灘(Kitsilano Beach);超標逾1倍的英吉利灣(English Bay)及第二海灘(Second Beach);以及分別超標0.5倍及0.1倍的鱒魚湖(Trout Lake)及第三海灘(Third Beach)。
西溫安布賽德海灘(Ambleside Beach)大腸桿菌含量亦超標近2.6倍,與含菌量超標0.015倍的海天地區的獅子灣(Lions Bay)同樣被列作不宜游泳。
此外,西溫鄧達拉夫海灘(Dundarave Beach)、鷹港(Eagle Harbour)以及鮑恩島(Bowen Island)桑迪海灘(Sandy Beach),雖然樣本含菌量結果高於預期,但目前處於調查階段,游泳暫不受限制。
根據加拿大康樂用水水質指引,若檢測到單一樣本中每100毫升含有超過400個大腸桿菌,或5個樣本的平均值超過每100毫升200個大腸桿菌,當局便有可能發出不宜游泳警示。
大腸桿菌是常見於人類和動物腸道的細菌,在被污染水域中亦可能發現,化糞池滲漏、船隻排放物以及暴雨逕流都是導致污染的主要原因。溫沿岸衛生局醫療衛生官施萬特(Michael Schwandt)表示,市民仍然可以前往海灘休閒放鬆,但在警告解除前應避免下水。
施萬特續指,接觸含量過高的大腸桿菌有機會引致耳、眼、鼻、皮膚及喉嚨感染,如誤吞受污染的水亦可能導致嘔吐及腹瀉,對長者、兒童及免疫力較弱人士構成更高風險。
衛生局每年5月至9月都會監測大溫海灘大腸桿菌含量,不少海灘因含菌量超標而發出不宜游泳警示,有關警示將持續至後續樣本檢測顯示水質安全為止,當局建議任何人在接觸受污染水域後應立即沖洗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