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27
    星期日

「綠綠賞」電子化 環團憂挫回收意欲 14萬人用實體卡 社工稱長者難適應促助轉型

[2025.07.27] 發表
當日於綠在石湖墟交回收物料的姬姐(左)及環姐(右)都是上水拾荒長者,她們都使用綠綠賞實體卡儲分及兌換禮品,環姐自言不知儲了多少分,遑論將綠綠賞帳戶綁定易賞錢帳戶,若取消兌換禮品「無蚍ヾA仲執蟆腆A」。(馮凱鍵攝)
上水居民姬姐表示,早前得知綠綠賞將全面電子化後,將手上積分兌換了多張超市現金券,現時剩下數萬分,預料今年底應可全數兌換禮物或現金券。她有智能手機,但不懂操作應用程式,希望綠在區區職員協助轉型,以電子方式儲分及兌換積分。(馮凱鍵攝)
環保署明年起逐步停止「綠綠賞」實體禮品兌換,第一季內將綠綠賞積分兌換禮品全面電子化。有在上水收集回收物料以補貼開支的長者表示,不懂將綠綠賞帳號綁定易賞錢帳號,新措施有如逼她們「退休」,希望政府加強支援。(馮凱鍵攝)

【明報專訊】有106萬市民使用的「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有近24億分未兌換,計劃明年4月1日起全面電子化,當中約92萬即87%已使用手機程式的用戶可無縫過渡,餘下約14萬市民使用實體卡。有環團及社工關注部分人沒智能手機或使用程式有困難,如部分長者及拾荒者,可能無法透過參與回收活動獲取積分;且積分價值電子化後趨縮水(見另稿),實體禮物與超市電子積分價值可相差五成,加上每月兌換積分設上限,有用戶要逾18年才可盡換手上分數,憂慮削弱回收誘因,促政府勿取消或延長兌換實體禮品,並加強宣傳及助市民轉型,保持回收參與率。

本報就有拾荒者擔心不懂使用綠綠賞程式綁定易賞錢、新安排會否削弱回收意欲等問題向環保署查詢,未獲回覆。環保署上周五發稿稱,綠綠賞明年4月1日起全面電子化,同日亦會停用實體積分卡,市民會有時間適應和過渡至新安排,「綠在區區」職員會協助有需要市民安裝手機應用程式;至於沒智能手機的市民,現有實體積分卡不會取消,用戶可在指定「綠在區區」地點登記,繼續把實體積分卡的積分換領禮品。

明年4月實施

無智能機可「指定地點」續用卡

據了解,市民若要保留實體卡,明年須到綠在區區實名登記,然後到指定綠在區區繼續換禮品,惟指定綠在區區數目不明,市民亦無法以實體卡兌換易賞錢或Carbon Wallet(港鐵減碳獎賞平台)積分,因技術上不可行。

社工:拾荒者多不知 均憂兌不完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耀齡薈計劃主任呂家進稱,雖然政府早前已公布會逐步停止實體禮品兌換,但他接觸的近20名上水區前線拾荒者普遍不知新安排,近九成稱未用過易賞錢,不少拾荒者得知新安排後均擔心未能在最後限期前換完所有積分。呂家進擔心,隨蚨髜鬅鄑I換禮品全面電子化,會有一批前線拾荒者未能適應新安排而被迫「停工」,影響整體回收,「對件事未必有幫助,政府或要推行一些措施,協助現時持實體卡的市民『轉型』,兌換電子積分」。

換電子分設限 66萬分者需兌18年

上水居民玉姐表示,自綠在石湖墟2020年開業以來,已常將收集到的回收物料送到該店換禮品,最多撿拾膠樽及玻璃樽等,至今累積逾60萬分,「諗住儲起齯嚏A有需要時候才用,點知到明年會取消換禮物,所以近期不斷將齯嬪I換超市現金券」。玉姐稱,目前已換了20張50元超市現金券,年底前會盡量將餘下積分換完。她自言一向使用實體綠綠賞積分卡,不懂綁定超市易賞錢,又說現時兌換實體禮品數量沒設限,但兌換電子積分則每月最多3000分,若不取消該限制,「執得再多都無用,因為無分,即係叫我]退休」。以玉姐目前手持66萬積分,若不取消每月兌換積分上限,換完所有積分要超過18年。

環團:實卡電子分不互通 或礙回收

綠惜地球助理環境事務經理陳永傑表示,政府去年12月引入綠綠賞電子積分新選項,市民除以積分兌換禮品,亦可透過手機程式將綠綠賞綁定易賞錢帳號,兌換易賞錢積分,或直接兌換Carbon Wallet電子禮券。陳永傑說,無論兌換哪種電子積分,都須以手機程式操作,實體卡只有儲分功能,換言之只可兌換禮品,即使不取消實體卡,日後仍不能兌換其他電子積分,可能影響回收意欲。

現時兌換電子積分亦設限制,以易賞錢為例,現時每月最多可將3000分綠綠賞積分轉換為易賞錢積分。不過,環保署2020年11月推出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以來,截至今年3月仍未兌換的積分有23.77億,當中累積最多積分結餘的單一帳戶高達291萬分,若將所有綠綠賞積分兌換成「易賞錢」積分,要80.8年才能換完。

環署:引入更多平台 將撤兌換上限

環保署上周五發稿稱,電子積分兌換選項現處於初期試行階段,故設兌換積分上限,每個帳戶每月3000分,該署正籌劃今年內引入更多獎賞平台參與積分兌換,為市民提供更多選擇,而現時每月兌換上限亦會逐步取消。

明報記者

(城市保育)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更多要聞
上半年訪港旅客增12% 非內地客顯著升 李家超盼社會多獻計 今紅磡辦《施政》地區諮詢
【明報專訊】旅發局公布今年上半年訪港旅客錄得約2364萬人次,按年增12%,其中非內地客升幅較顯著(見圖)。特首李家超昨在社交平台上載短片,... 詳情
大罷免全否決 藍促賴道歉綠稱反思 新華社:「抗中」遊戲無效 民眾黨促重組內閣
【明報專訊】台灣立法委員「大罷免」首波投票昨日舉行,24名被提出罷免的國民黨立委全部保住席位,前民眾黨籍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亦遭否決。全台9... 詳情
台學者:民意認可監督 內閣臨改組壓力
【明報專訊】針對首波大罷免結果,台灣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副教授劉兆隆昨對本報表示,未來綠營將面臨內閣改組壓力;兩岸交流在藍營主... 詳情
【明報專訊】有「花蓮王」之稱的立法院國民黨黨團總召傅蜞m,以及台北市立委王鴻薇因為立場「親中」,在這次主題為「抗中保台」的罷免潮中成為指標人... 詳情
【明報專訊】多個國際媒體以顯著篇幅報道台灣「大罷免」投票。英國廣播公司(BBC)形容這是「一場史無前例,且備受爭議的投票」;彭博社強調,選民...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