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手記:樂隊演出 /文:尚東美
【明報專訊】早前頻繁的雨天讓廣州像塊浸透的海綿,就在這樣黏糊糊的氣候中,筆者看完了一場165分鐘、包含31首歌曲的日本搖滾樂隊Sunny Day Service演出。看3個平均年齡50歲的表演者在台上激情發揮,整場演出只喝了3次水,似乎多停頓一秒就是對觀眾的虧欠。
廣州是這日本樂隊在內地巡演的最後一站,原以為他們會疲憊不堪,但主唱嘶啞的歌聲、鼓手每分鐘打擊超200下的速度,所有熱情就這樣赤裸裸地從舞台上輻射到全場,現場無論年紀、職業、身分,大家都一樣站在舞台下隨音樂揮舞手臂、擺動身體,甚至有高約180厘米男士的汗珠滴在筆者手臂上。
一名香港律師朋友得知筆者去了看演出,告訴筆者他最愛該樂隊的某首歌,這讓筆者想起當日表演結束後,看到幾個大學生非常興奮地拿虒蚍硍云滷M輯排隊等簽名,令筆者既羨且妒,因為那是會場發售的樂隊幾十年前一張專輯,但即使筆者提前半小時到場卻已售罄。
當律師、大學生及記者都為一支日本樂隊而瘋狂,可見文化交流本就無國界,但幾年前有人因動漫展「cos(扮演)」了日漫角色而引發衝突,還有人打虓R國旗號而故意損壞街頭日本產品,甚至鬧出過激行為……誠然歷史需要銘記,但狹隘民族主義並非社會所需要的。跨國界交流更助於發展,如內地某檔綜藝節目邀請了全世界著名歌手同台競技,音樂獨特的魅力還構建了不同年代、不同城市人之間的連結,這個連結來自對生活的熱情與呼喚。
文:尚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