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場】「畫說人生:《過年》(2024)」 楊凡畫家黃永玉暢談藝術經
【明報專訊】已故國寶級藝術大師黃永玉與導演楊凡1970年代結緣,多年來楊凡為黃永玉拍攝了千百幀人物照,一直希望將黃永玉的大師形象烙印於電影中。2012年龍年除夕前3日,黃永玉在女兒黑妮陪同下,在畫室萬荷堂與楊凡暢談人生,細訴時代變遷、創作靈感、人性善惡、友情溫暖,以至生老病死等無所不談。
12年後,楊凡以這些珍貴光影片段組成紀錄片《過年》(2024),前日(3日)在香港電影資料館首映,並舉辦「畫說人生:《過年》(2024)」活動,更成為「中華文化節2025」節目之一。除放映會,電影資料館一樓大堂還有「畫說人生:《過年》(2024)珍藏照片展」,觀眾可免費入場,出品《過年》的「花生映社」提供由楊凡為黃永玉拍攝的珍貴照片,呈現彌足珍貴的光影時刻,展期由8月3日至9月1日。
黃永玉「不設防」參與拍攝
黃永玉是中國國寶級畫家和作家,足[遍大江南北,他的畫作,奔放、慧黠,擷取西方元素,同時具中國水墨畫的靈動氣韻,在當代藝術界享有崇高地位。1980年中國第一枚生肖郵票「猴票」,原圖由黃永玉繪畫。楊凡透露1970年代在內地首次看到黃永玉的展覽,被他作品的生命力吸引,積極找機會認識對方而成為朋友。2012年,他向黃永玉提出一直想拍一部有關他的紀錄片,就在過年時拍幾天,獲黃永玉答應。
3天拍成《過年》的全部內容,楊凡要求執行導演李逸峰不要打燈,沒有set咪,一切來得自然,黃永玉「不設防」參與,並跟楊凡互動。
楊凡形容《過年》不單是一部回憶錄,觀眾透過黃永玉的生命軌[,理解藝術如何與歷史交織,回看人生的經歷與情感流動。李逸峰認為觀眾不需要看完黃永玉的畫或楊凡的電影才能進場看《過年》,可以看了這部戲後,再去了解黃永玉背後所代表的中國文化。
反應熱烈 9月加特別場
4場放映會反應熱烈,門票全部售罄,每場皆設映後談,分別有楊凡和執行導演李逸峰任講者。張艾嘉、林建明與導演文念中前日出席首映捧場,由於只得4場未能滿足觀眾要求,楊凡在社交平台透露9月有特別場安排,今次錯過的觀眾可密切留意。
「畫說人生:《過年》(2024)」
地點:香港電影資料館
時間:8月3日、17日、23日及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