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衝擊 全國2成小企稱捱不過半年
【明報專訊】最新調查顯示,貿易戰導致加拿大小型企業經營壓力倍增,其中卑詩省情況尤為嚴峻,若局勢未有改善,全國近兩成小型企業或在半年內結業,有商界組織建議降低小型企業聯邦稅率或制定關稅回扣計劃以提供支援。
加拿大獨立商業聯盟(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簡稱CFIB)於8月8日經網上訪問1721人,59%受訪者稱被美國及加拿大對鋼鋁產品徵收關稅打擊,亦有58%人稱受加拿大對美國其他貨品的反制關稅影響,另有33%人稱若美國取消800美元以下海外包裹免稅安排將蒙受損失。
調查亦顯示,貿易戰正全方位擠壓小企業,62%人稱經營成本上升,48%人稱收入下跌,41%人稱供應鏈受阻,36%稱投資停擺。若關稅現狀保持不變,38%小型企業東主稱將於一年內倒閉,19%受訪者更稱難以支撐超過半年。
CFIB執行副主席波爾曼(Corinne Pohlmann)表示,小型企業已沒有太多生存空間,「他們正努力吸收額外成本,但若情況沒有改變,遲早要面臨艱難決定,加拿大在貿易戰中最壞的結果是達成糟糕協議,第二壞的結果就是曠日持久的不確定性,而一眾小型企業東主過去半年正為此苦惱不堪。」CFIB卑詩省立法事務總監米頓(Ryan Mitton)亦指,卑詩省企業與美國貿易往來關係密切,三分之二公司直接進出口美國商品,若計及透過進口商或出口商間接與美國有貿易往來的企業,比例更高達八成,「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米頓續指,鋼材與林木業情況特別令人憂慮,三分之一卑詩企業受鋼鐵關稅打擊,五分之一企業受軟木關稅影響,這一比例為全國最高,「眾所周知卑詩省是一個高度依賴林木業的省份。」他強調令企業最難捱的並非單一關稅,而是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長遠衝擊,「當一間鋸木廠受關稅打擊,整個社區的小型企業也會受牽連,包括雜貨店及建材供應商等,一層層影響下去,這就是我們從各地小型企業聽到的情況。」
本月初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對不在《加美墨協定》範圍內的加國產品徵收35%關稅,鋼、鋁和銅加徵50%關稅,並可能對藥品開徵新稅,同時將於8月29日取消800美元以下海外包裹免稅安排。此外,加國油菜籽出口亦遭中國加徵76%關稅。
加拿大央行7月公布企業及消費者信心調查報告時指出,關稅相關成本增加為企業預期銷售價格帶來上行壓力,但由於顧客對價格上漲敏感,不少企業為求維持市佔率,只能自行消化關稅帶來的額外成本,導致利潤空間被壓縮。然而CFIB數據顯示這種做法難以持久,波爾曼坦言臨界點將至,不少小型企業東主稱無法繼續在吸收額外成本的同時保持競爭力,亦有小型企業暫時裁員以減少開支,或透過加價來應對。
聯邦政府即將公布秋季財政預算,預料會投入數十億元以提振經濟,重點放在房屋、工業及能源領域,但對小型企業的支援卻未有明確方案。
由於加拿大從美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已累積數以十億元計收入,調查顯示有82%受訪者認為,政府應確保這筆關稅收益中,有部分回流支援因貿易戰而遭受打擊的小型企業。
波爾曼建議,政府可考慮暫時將小型企業聯邦稅率降至零,或仿效早前的碳稅回扣模式制定關稅回扣計劃,「貿易戰對小型企業的衝擊應該成為政府的首要考慮,若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經濟體系,必須讓小型企業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並在這段極具挑戰的時期提供關稅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