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地動物流離 議員倡放寬寵物上樓
【明報專訊】因收地出現的流浪動物問題並非茶果嶺村獨有,本報去年報道古洞北等新發展區待遷居民擔心寵物無法「上樓」。有動保團體建議提早至規劃階段計劃動物安置措施。有議員建議考慮放寬專用安置屋h的相關規定。
團體促規劃階段兼顧動物安置
任職律師的動物權益及福祉協會主席賴嘉敏表示,香港只有狗強制植入晶片,難全面掌握全港寵物狀G,因此建議漁護署與土拓署合作,提早至規劃階段介入流浪動物及寵物的安置問題,盤點受影響範圍所有動物數目,以便與其他團體合作安置動物、預留相關暫託地方等,避免臨近清拆才救貓救狗。
漁護署表示一直與有關部門聯繫,在受影響地區舉辦巡迴展覽和家訪,盡早為受項目影響居民的動物作妥善安排,包括與伙伴動物福利機構合作,及早安排接收動物。
新界北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認為,可考慮放寬為新發展區而設的專用安置屋h相關規定,以便受收地影響的居民帶寵物「上樓」。
房協:安置屋h租戶可養已絕育貓
房協表示,專用安置屋h出租單位租戶可飼養不會危害健康和造成滋擾的家庭小寵物,例如已絕育的貓;亦有條件准許租戶基於醫療理由在出租單位飼養一隻20公斤以下已領牌及絕育的伴侶犬;專用安置屋h資助出售住戶則可飼養寵物,惟須遵守大廈公契規定。
另外,「檸浪同行.石門貓舍」提及有不少市民擔心通知漁護署後,健康欠佳的流浪貓會被人道珝嚏A只好找非牟利機構或民間團體協助,惟收容設施有限。
被問過去3年收地共接收與被人道珝尷漪y浪動物數目,漁護署未有正面回應,指2022年至今年6月,署方共參與32次收地行動,其中一次接收12隻無人認領的龜,已送往轄下動物管理中心,當中5隻最終獲領養,沒有龜被人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