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傾向持物業不換屋 加劇全國房市供應短缺
【明報專訊】加國樓價高企,令不少有意置業人士卻步。有業界專家指出,加拿大長者較以往更傾向繼續持有物業,而非出售換屋,加劇了全國性的供應短缺。
房地產平台Zown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拉米茲(Rishard Rameez)周二表示:「現時很多長者沒有更好的選擇。他們理應需要搬到一個新地方,但他們不願意入住須經常依賴升降機的共管柏文,而是希望繼續擁有後園,讓他們邀請家人聚會……但我們沒有專為長者而設的這類房屋。」
拉米茲表示,這些因素使得擁有獨立屋的老年人更難作出縮小住房規模的決定,儘管那被認為是一種受歡迎且務實的選擇。
加拿大按揭與房屋公司(CMHC)2023年的一份報告發現,1991年至2021年間,75歲以上退出房屋市場的加拿大人比例穩步下降。
他續指,「很多長者選擇在同一個地方安老。如今,約5%的長者出售物業,而整體人口這一比例為13%」。他補充,目前缺乏鼓勵長者出售物業的政策,導致物業成交量下降,進一步為全國樓市供應帶來壓力。
拉米茲分析,受影響最大的是首次置業人士,因為他們主要尋找這些較舊的獨立屋。除供應短缺外,年輕一代還需同時面對租金高企的「雙重夾擊」。
拉米茲指出,「加國年輕人平均需把近五成淨收入用於租金,幾乎難以儲蓄。缺少房屋轉手,人們的購買選擇減少,投資者便有空間抬高租金,加拿大人現在只能被迫支付這些高昂租金」。拉米茲又指加國首次置業者的平均年齡現已超過35歲,「以往是20多歲、30出頭,如今已經超過35歲。想像一下,這些人要在租屋市場耗費多年,才有機會置業。」
拉米茲認為,決策者應探索其他方式協助年輕人置業,因為儘管面臨諸多挑戰,擁有住房仍然是許多加拿大人的目標,「那是加拿大夢:擁有自己的房子,建立家庭。這些不只是房屋,而是人們創造回憶、見證孩子邁出第一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