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分娩後因敗血症逝世 研究指政策及培訓不足
【明報專訊】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加拿大在敗血症相關政策與培訓標準方面存在明顯缺口,專家呼籲聯邦和省級政府應盡快制定全國統一的行動計劃,以提升防治水平。
上月,一名產婦在分娩數日後因敗血性休克去世。其家屬認為,如醫護人員能更快識別徵狀,或許能夠避免死亡。
但研究人員指出,加拿大在防治、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標準方面仍然「進展緩慢」。研究人員指出,全國性行動計劃應協調聯邦與省級政府的努力,加強敗血症識別、治療和公眾教育。
多倫多重深切療部監護醫生兼多倫多大學健康網絡(UHN)附屬科研人員巴雷特(Dr. Kali Barrett)與研究團隊﹐對全國現行政策進行了文獻綜述,結果發現,包括安省在內的大部分省份缺乏針對敗血症的具體政策和指南,相關培訓及醫院認證標準也十分有限。
當被問及為何沒有統一的敗血症診療標準,以及是否考慮制定相關方案時,安省衛生廳未有直接回應,僅在聲明中強調「期望各醫院維持最高水平的病患護理」。
參與研究的麥馬士打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博士候選人謝赫(Fatima Sheikh)認為,統一的行動計劃應同時強化醫護培訓和公眾意識。
「就像中風一樣,即使很多人記不清所有徵狀,但只要看到部分跡象,就能意識到問題並立刻求助。」謝赫說。
謝赫強調,大部分敗血症個案源於醫院外感染,且研究顯示,社會經濟地位、種族和性別等因素與敗血症風險存在關聯,因此更需要全國協調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