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13
    星期一

灣區熱搜:愛心飯派不斷 食店暖人自暖

[2025.10.13] 發表
弘善素食創辦人成瑞紅(圖)因目睹老人撿垃圾桶食物,決定每天提供免費愛心餐,並形成一套公開透明的捐贈及派發系統。(蔡宛均攝)
添記隆江豬腳飯老闆黃展護派發愛心餐不設門檻,只在意受助者尊嚴和隱私,有需要者只需說一聲「2號餐」便可。(蔡宛均攝)
圖為排隊領取弘善素食愛心餐的人群。其愛心餐只許有失業殘疾等證明才可領取,免被濫用。(蔡宛均攝)
梁紅芳
弘善素食會統計每日和累積受贈的愛心餐份數(右圖)和領取情況(左圖),並公布在門口公示板和社交媒體上。(蔡宛均攝)

【明報專訊】早前深圳一小吃店因免去求職畢業生一頓13元的餐飲被廣泛傳讚,其實內地不少食店都以自己方式為貧困老弱供應「愛心餐」,例如廣州有素食店負責人持續10多年派飯,更形成一套管理體系確保資源不被浪費、不被非議;也有快餐店主以無條件信任給予需要幫助的人一份支持。不論什麼方式,他們都同樣只想暖人自暖。

明報記者 蔡宛均

在廣州市海珠區,一碗齋菜飯被賦上不一樣意義。2013年一天,弘善素食創辦人成瑞紅目睹有老人翻垃圾桶找食物,決心每天提供免費愛心餐。從最初的「有求必應」到如今的憑證領取、數據公開,他用制度守護善意,只為讓愛心餐走得更長遠。即使遭受質疑與誤解,他依然相信「愛心不會被打敗」,在10餘年堅持中收穫家庭和睦與內心安定。

齋店廣派難荷 建制度免白撞

成瑞紅10多歲便從粵北山區到廣州找工作,有次飢腸轆轆盯荍O人手中的包子時,那位陌生人好心遞給他3個包子,「那一瞬間好像被太陽照到一樣溫暖」,如今他也想把這份暖傳遞給需要的人。弘善素食最初派飯「來者不拒」,最高紀錄一天派近900份,高額開支讓餐廳不堪重負的同時,成瑞紅發現有人溫飽了,但也有人視作理所當然。「與其等善意被消耗,不如建立規範,善心要走得遠,還是需要系統化。」

於是弘善逐步將派飯走向制度,愛心餐不再單憑一句「我需要」就能領取,而是要出示低保(內地對低收入群體的最低生活保障)、失業證、殘疾證等相關證明,登記領取專用卡後才能一天按時獲派兩餐;同時實行「代用快餐」制,即每名就餐的食客可選擇多付一份飯錢給有需要的人。「後來愈來愈多人知道這件事,有很多愛心人士會捐款,但同時也有人質疑款項去處。」所以弘善安排員工每天仔細登記每一筆捐贈、每一份派送,並在微博公示帳目,接受社會監督。

公示帳目供查 員工自發清舖外

但愛心餐的工作可不止派發和記帳,在弘善負責了8年愛心餐登記派發的員工梁紅芳(圖)表示,領餐者中時有精神不穩定、難溝通且易生衝突的人,又有很多人會隨意丟棄飯盒,如共享單車車籃、其他店舖旁。「若不及時清理這些被亂扔的垃圾,會頻繁遭到街坊鄰居投訴。」故弘善員工下班後亦會自發於店舖周圍清理打掃。

派了10餘年的愛心餐,曾被公眾質疑「做秀博流量」,亦被受助者懷疑「為什麼平白無故對我好?」成瑞紅則坦然:「愛心是不會被質疑打敗的。」如果非要尋一個堅持的理由,那便是「做真正的好人是在滋養自己;種善因得善果,我從一無所有到現在家庭美滿、兒女雙全,我很滿足」。

與弘善素食的系統管理不同,廣州番禺區的添記隆江豬腳飯雖同樣有愛心餐,但不對派發對象設門檻,只要進店說一聲「2號餐」便可。派了近10年飯,本身是退役軍人的添記老闆黃展護解釋:「不設限制是不想讓他們為了一頓飯去證明自己的困難,以保護他們的尊嚴和隱私。」這份無條件信任雖偶有被濫用,卻也成為許多身陷困境者的依靠,即便早前走紅網絡帶來爭議與壓力,他仍守住這份無條件信任守護求助者的初心。

偶被濫用 豬腳飯店寧多毋少

黃展護2016年開始從事餐飲,「當時看到很多流浪漢翻別人吃剩飯盒,堶惇あ雃酗W一個人吐回去的骨頭、扔進去的牙籤和紙巾,我覺得既不衛生也不忍心」。所以他就把流浪漢帶到店媯馴L們新鮮飯盒吃,但後來人愈來愈多,而且忙時也照顧不上流浪漢,於是就乾脆貼告示,有需要的人叫一份「2號餐」就能免費吃飯。

雖然也遇過穿得比他還光鮮的「2號餐」食客,也有人打包後轉賣給別人,但黃展護不以為意:「我寧願多派一些也不想因此錯過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多年來,「2號餐」數量不固定,有時一天幾十份,有時一份也沒有,黃展護笑稱,堅持下來靠的並不是什麼大志向,「我覺得給一碗飯很簡單,但對那個人來說,也許就是挺下去的力量」。

至於為何叫「2號餐」,黃展護表示最初是寫「免費餐」,但怕有人覺得不好意思,後來想到叫A餐B餐,但考慮到老人或失學者不識英文,「當時剛好看到其他城市有人做『1號餐』,我想把這份愛接力下去,所以取名『2號餐』,希望未來也能出現『3號餐』『4號餐』」。同時為打消求助者「不好意思」的心理,他還在告示解釋「自己是個退役軍人,曾經也得到過別人的幫助」。

爆紅後食客被跟拍 憂侵私隱

近期一個少年吃完「2號餐」後鞠躬致謝的監控畫面,被媒體報道而走紅網絡(見另稿),添記多了許多慕名打卡和想捐款的人,但黃展護都耐心勸退,表明不接受捐款,「希望大家把空間留給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走紅帶來流量的同時,愛心被利用、受助者私隱等問題也接踵而至,有人透過網絡聯繫他,聲稱有困難索錢,但金額較大而令黃展護很難為;此外,「之前有媒體過來拍攝一整天,甚至專門拍到一位來吃『2號餐』的抑鬱症女孩。我覺得這樣不太好」。

不過,好人好事被宣揚,也讓黃展護考慮日後如有機會,希望能和政府或其他商家合作,形成更大規模的善舉網絡,「但原則不會變:不設限,一定要保護受助者尊嚴和隱私」。

(灣區人物)

更多港聞
【Emily】成印尼人氣王 拆彈專家吸外傭集郵
【明報專訊】鬗W月中o魚涌拆彈行動中,警方爆炸品處理課高級炸彈處理主任高級警司李展超「一戰成名」,身穿印有印尼文「Suryanto」英文名... 詳情
【Emily】獲清真認證 港式餐廳:生意升5%
【明報專訊】旅發局早前推出「香港餐廳清真認證資助計劃」,餐廳鰜定期間拎到清真認證,認證費可獲半額資助。旅發局上周五舉辦說明會,向超過250... 詳情
【Emily】海洋公園馬蹄蟹專家帶義工水口灣淨灘
【明報專訊】本報上周六(11日)報道,超強颱風「樺加沙」上月襲港後,瀕危物種馬蹄蟹麰垠n棲息地大嶼山水口灣沙泥灘有大量海洋垃圾被捲上岸,包括... 詳情
【Emily】文武二帝出巡秋祭 百呎火龍飄色出動
【明報專訊】為慶祝創院155周年及香港特區成立28周年,東華三院噚日鬗W環舉行文武二帝出巡及秋祭大典。出巡隊伍由約500人組成,展示鬫h項非... 詳情
【Emily】過渡房悅安居中秋盆菜宴筵開廿席
【明報專訊】位於元朗大樹下西路儮L渡房屋項目「悅安居」,上周六舉行中秋盆菜宴活動,鰜h空曠地方筵開20多席,吸引逾百人參加,場面幾熱鬧。除...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