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車爭11月准入市區日限百輛 每次料可留「三數天」 業界議員盼長遠加額
【明報專訊】粵港政府昨日公布「粵車南下」安排,運物局長陳美寶稱,兩地政府爭取11月同步實施開放申請,粵車可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轉機停車場「泊車轉機」,料每日有約500個位供預約;粵車亦可直接進入本港市區,初期每日名額100個,每輛車料可在港逗留「三數天」, 具體仍在與內地商討,預計年底會有粵車可進入市區。以一輛粵車可留港3天計,即本港最多同時有300輛粵車行走路面,香港汽車會、議員及學者均認為初期配額太少,對推動經濟效果有限,但認同可先保守試行,長遠盼開放更多配額。
運輸及物流局長陳美寶說,「港車北上」兩年前推出後受市民歡迎,至今已有逾10萬輛港車參加,廣東省政府與特區政府近日達共識,爭取11月起開放粵車南下申請,容許粵車泊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轉機停車場,或直接進入市區,相信旅客可按所需在港探親、經商、購物、尋求各種專業服務等,促進大灣區融合,惠及本港經濟發展。
大橋口岸「泊車轉機」料每日500位供預約
粵車無論泊車轉機或直入市區均須預約。機管局稱,11月會啟用「轉機停車場」,設1800個泊位,據以往經驗平均每輛車停3至4日,故估計停車場每日最少可處理500輛車;旅客泊車後可乘轉駁巴士,直接往機場禁區託運行李及登機,毋須辦出入境手續。機管局稱明年上半年會再啟用大橋人工島上另一「訪港停車場」,旅客泊車後可下車過關入境本港。
陳美寶:累積經驗試系統 穩健增額
至於可直接入市區的粵車,陳美寶稱先以100輛試行,盼以「小步快走」方法,先累積經驗、測試系統及程序安排,密切留意路面承載能力、路面情G、社會反應等,再以有序、可控及穩健推進,增加名額;她說當局希望可平衡,控制粵車總量之餘不過分限制逗留日數,初步盼是「三數天」,會續與內地商討,冀粵車南下旅客留港消費、住宿。
泊車方面,她稱已超前部署,開始聯絡商場及停車場等提升支付或出入閘安排。運物局稱,運輸署正積極聯繫鄰近旅遊景點及消費熱點主要商場及私營停車場營運商,鼓勵加強泊車、充電和繳費配套。
至於申請資格及安排,綜合特區政府及廣東省公安廳昨發表文件,不論是口岸停車場或入市區的粵車均須買第三者保險,入市區粵車須按香港要求驗車、司機須持香港駕駛執照等,並向珠海當局申請抽籤。據悉申請人須親自來港辦理免試互認香港駕駛執照,兩地將在廣東設指定驗車中心。
田北辰倡大嶼多建車場 李兆波籲設準則留客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說,為確保粵車在港可控,認同先以100輛試行,但亦指此數量對推動香港經濟是「摰臐v,估計至少數千輛才有效;他稱明白大量粵車入市區會有憂慮,建議當局「兩條腿走路」,維持小量粵車入市區,另在大嶼山、欣澳一帶多建停車場,讓更多粵車駛入境後泊車轉乘,相信可增加效益。
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亦認為100輛粵車屬少,期望再增,但認同初期宜先保守推行。他說市民憂粵車南下會令路面擠塞及泊位不足,惟始終要行第一步,相信即使購物區多300輛粵車亦不至塞車或難泊車。
經濟學者李兆波指100輛車配額對帶動經濟影響微不足道,惟香港路窄泊位有限,以少配額試行無可厚非。李說駕車來港者一般消費力高,如放寬配額、延長逗留天數可帶動經濟,倡當局批出配額時加入準則,逗留愈久可優先獲配額,亦可按其申請逗留天數收取一定按金,離境退回,確保「留足咁多日」。
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說,有廣東省車會向他稱期待可來港自駕遊,但對每日僅限百輛「少少失望」。他指香港市面若維持每日數百輛粵車,相信對交通及泊位供求影響不大,若再增則盼審慎,至少觀察半年再決定。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