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野鴿數目按季減一成 西貢獨升 擬採AI巡邏機械人打擊餵飼
【明報專訊】《2024年野生動物保護(修訂)條例》去年8月生效,將野鴿列入禁止餵飼野生動物類別。漁護署委託顧問調查去年第四季與今年首季全港野鴿數量及分佈,發現全港野鴿聚集統計點的野鴿數量下降逾10%至約1.2萬隻,而多區野鴿數量均減少,唯獨西貢區上升。署方亦計劃今年第三季引入流動閉路電視系統及人工智能巡邏機械人,以加強打擊非法餵飼行為。
發現人為餵飼地點減兩成
漁護署委託顧問於去年第四季及今年首季,在140個野鴿聚集統計點、合共822個地方做兩輪實地考察。調查發現,野鴿由去年第四季約13,520隻,下跌逾一成至今年首季約12,090隻。野鴿主要集中油尖旺、觀塘、中西區及灣仔等。至於發現有人為餵飼食物餘渣的統計點數量,則由去年第四季37個降至今年首季30個,減少約兩成。多區野鴿數量減少或不變,僅西貢區有增加(見表)。漁護署高級獸醫師(動物衛生)何漢邦解釋,估計野鴿是在遷移至郊野公園的途中,相信將來野鴿數量會下降。
估計遷郊園途中停留西貢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世榮回覆本報稱,雖然西貢區野鴿數量今年首季稍微上升,但留意到當區其中一個野鴿聚集點、即坑口站一帶野鴿數量已下降約10%。李又稱漁護署應優先在野鴿聚集黑點加強執法及宣傳教育,阻止非法餵飼野鴿行為,從根源減少野鴿聚集。他建議可考慮在聚集點至郊區之間放置飼料,把野鴿逐步引導回郊區。
條例生效後,漁護署接獲非法餵飼野鴿投訴由去年8月75宗升至最高峰今年1月157宗,及後回落至2至4月介乎130至137宗。截至今年4月,因餵飼野鴿而發出的定額罰款通知書共131張,傳票檢控則有4宗個案。何漢邦指傳票檢控一般針對重犯個案,現時條例最高罰款10萬元及監禁一年,相信阻嚇力足夠。
何漢邦說署方未來會積極研究以科技配合執法,例如在野鴿出沒的黑點設置流動閉路電視系統,監察非法餵飼野鴿行為,正考慮以港鐵站及私人屋苑作試點。當局亦會利用巡邏機械人,在野鴿較常出沒的時間如下午1至4時巡邏。何稱機械人除有人工智能鏡頭,也配備廣播功能,有助阻嚇潛在餵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