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識玩:得閒飲早茶
【明報專訊】不少家庭每逢周末會到茶樓飲早茶相聚,與長輩一邊喝茶吃點心,一邊分享近G。「廣府飲茶習俗」獲列入廣東省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廣州將為「早茶文化」立法,以保護及傳承此傳統文化。
■玩一玩
請圈出傳統點心中的錯別字,並寫上正字。
(圖二)
■中華文化知多點
早茶文化
早茶即是在早上飲茶,茶樓早茶時段不一,一般指從營業開始起至11時前,香港部分茶樓在清晨6時開始營業。廣東早茶文化可追溯到清咸豐、同治年間,廣州有人於菜市場開設茶館,擺放數張木桌木_迎客,向苦力、工人賣茶解渴,亦有肉包、點心供應,由於這些茶館的茶錢只需二厘錢(清代1銀毫等於72厘錢),故又名「二厘館」。後來二厘館發展成茶居、茶樓,環境較舒適,點心種類更多,茶客除苦力、工人等基層外,也吸引有錢人光顧,漸形成廣東人愛上茶樓喝早茶的文化;當時流傳「有錢樓上樓,冇錢地下縑v一句,指有錢人上三層樓高的茶樓歎茶,沒有錢的就在茶居中蹲坐喝茶,反映當時人們不論貧富也愛喝茶的習慣。
茶芥
你可有留意茶樓會收取「茶芥費」?茶芥分別指熱茶及芥末,現時「芥」泛指茶樓提供的醬料,以及餐前小食,例如花生、酸菜等。
■新聞事件
廣東省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將制訂《廣州早茶傳承保護規定》,列入今年立法工作計劃。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就此發布的調查問卷,問到「茶位費」應否收及如何收。廣東省餐飲協會秘書長程鋼表示,問題核心是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強調類似茶位費的收費並非廣州早茶店特有。
【節錄自〈廣州立法護早茶文化 茶位費存廢掀爭議〉,《明報》,2025.05.26】
■玩一玩答案
1. 交→餃
2. 買→賣
3. 飽→包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中華小學堂 第0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