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襲變招 多人多地攻擊造成大殺傷
【明報專訊】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舉行在即,巴黎鬧市多個地點遭受連串恐怖襲擊,釀成多人死傷。有加國專家就分析,恐怖分子是有計劃地選擇襲擊地點,目的是向美、法等國報復,並認為這種同時針對多人、多地點的策略,是恐怖組織的新襲擊手法。專家亦呼籲公眾別將極端恐怖主義分子的恐襲行為與難民連結在一起。
今次遇襲的地點不約而同都具有象徵意義,其中死傷最嚴重的戲院,當時有大批樂迷正欣賞美國樂隊表演。另外,受炸彈襲擊的球場,當時正上演法國對德國足球友誼賽,法國總統奧朗德更是座上嘉賓。卑大政治科學系助理教授普賴特(Will Plowright)認為恐怖分子是懷有目的去選擇襲擊地點,向反恐國家發出強烈的信息。
有分析認為,自美國911恐怖襲擊後,恐怖分子的攻擊目標由以往的大型地標,改為相對上較「平民」的地點,形容襲擊手法已進入另一個階段。普賴特認為恐怖分子目的只是想造成大規模死傷,因此會選擇人多、防禦性又低的地方,今次遇襲的餐廳、球場和戲院就是例子之一。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於本月30日舉行,世界各地的領袖都會齊集巴黎,普賴特指在會議前夕發生恐襲的確令人憂慮,但他認為今次的恐襲並不是以破壞會議為目的,否則恐怖分子會選擇在會議舉行期間動手。
至於恐襲會否影響本國接收敘利亞難民的政策,普賴特表示,事件不幸地或會令公眾對難民有更多的負面看法,但不認為聯邦政府會因此改變策略,他亦呼籲公眾不要將難民與恐襲連在一起。他說,假如恐怖分子有計劃襲擊本國,無論國內有沒有難民,恐怖分子都會找機會行動。
美國智囊組織RAND Corp. 反恐專家詹金斯(Brian Jenkins)表示,一份由極端主義組織開設的網上雜誌Dabbiq,曾經撰文向恐怖組織建議襲擊手法,指動員和施襲地點都要多,與今次的襲擊手法同出一轍。
詹金斯又說,施擊者的背景將會是下一步的調查重點,究竟他們是在法國土生土長,還是在國外經過「嚴格訓練」後潛入法國的恐怖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