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諾」進木星軌道 展兩年探索任務

[2016.07.06] 發表
朱諾號成功進入木星的嶼P軌道,NASA人員興奮歡呼。(美聯社)

美國太空總署(NASA)木星探測器「朱諾」號(Juno)出發近5年後,昨日終於成功進入木星軌道,展開20個月歷來最近距離探索太陽系最大行星的任務,了解它的起源及如何影響地球生命的出現。

「朱諾」號於東岸時間周一晚11時18分點燃主引擎,為進入預定軌道作準備,35分鐘後減速至每秒542米,再由木星引力捕獲並進入木星軌道。加州帕薩迪納NASA控制室收到「朱諾」號的無線電信息後,場內歡呼聲雷動,控制室人員隨即宣布﹕「歡迎來到木星。」

料數天後傳回首張照片

朱諾號是迄今運行軌道最接近木星的人類探測器,其繞木星軌道距離木星雲層頂端最近處約4100公里,創人類探測器與木星距離最近的紀錄。未來20個月,它會繞茪鴐P的橢圓形軌道運轉37周,用搭載的9台設備探測木星大氣成分、磁場、水分、極光和核心結構等,協助找出木星如何在45億年前形成。朱諾號搭載了一部廣角彩色攝影機,可向地球發回彩色圖像。NASA稱首張照片預計幾天後傳回地球。

科學家曾警告,此前從未有任何探測器如此靠近木星,其高密度輻射帶足以摧狳S有做好保護的電子零件。事實上,地球的本底輻射(background radiation)約0.39RAD,但「朱諾」號預計要承受木星的本底輻射達2000萬RAD。其防護殼重180公斤,尺寸類似目前的SUV越野車大小,鈦金屬保護層厚半吋,可將粒子撞擊的能量縮減至800倍,免內部電子零件受輻射損牷C「朱諾」號於2011年升空,迄今飛行了約27億公里,預計於2018年2月20日「自殺式」俯衝向木星表層,結束任務。

木星是太陽系最古老的行星,在太陽形成後已誕生,捕獲了太陽形成後遺留的許多星際物質,堪稱太陽系巨行星的「原始模型」。這一太陽系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氣態行星,距太陽超過6.4億公里,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5倍,成分和太陽極相似。科學家認為,通過研究木星可追溯太陽系起源。(路透社/法新社/新華社)

更多國際要聞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