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非胖」者 5人1脂肪肝

[2017.03.10] 發表

【明報專訊】脂肪肝並非肥胖者獨有,生活習慣不良、患高血壓、血脂等三高者亦要特別留意。中大醫學院發現,每5名帶有上述健康風險問題的非肥胖者中,有1人患上脂肪肝。

高危患者:中央肥胖 食消夜 少運動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教授黃麗虹說,脂肪肝無明顯病徵,一般以為非酒精性脂肪肝與肥胖有密切關係,但研究發現,身高體重指數(BMI)低於25,但有三高等健康風險因素的非肥胖者中,其脂肪肝發病率為19.3%。黃麗虹解釋,BMI不能測量出身體中的肌肉與脂肪比例,若單靠此來測量有沒有可能患脂肪肝並不準確。黃麗虹提醒,體重偏重,有中央肥胖、即男士腰圍大於90厘米、女士腰圍大於80厘米,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健康問題的人,屬脂肪肝高危患者。

減磅10% 九成患者回復正常

黃麗虹指出,不良生活習慣如不吃早餐、吃消夜、少運動、晚於晚上11時睡的人要特別小心。她解釋,人體攝取脂肪後,需經由肝臟消化,不吃早餐,有可能令人午餐和晚餐吃過量,肝臟需時消化,晚上11時後新陳代謝率亦減慢,變相令脂肪積聚在肝臟,形成脂肪肝。

黃建議市民應吃早餐,更要吃得豐富,午餐晚餐則以清淡為主,並多做運動,每周3至4天做半小時帶氧運動,因過往數據顯示,有一半脂肪肝患者體重下降4%至5%後,肝臟脂肪量會回復正常;若體重下降10%,約九成人脂肪量回復正常。

每3年檢查身體 肥胖者一年一檢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科教授黃煒燊表示,脂肪肝惡化會令肝纖維化,嚴重者會引發肝炎、肝癌,但他說一般需要20年脂肪肝才會發展至肝癌,籲一般市民每3年檢查身體,檢視血脂、血糖等指數,肥胖者更應每年檢查。

更多港聞
跳昂船洲橋 妻死夫失蹤 遺書稱同因病痛困擾
【明報專訊】因病困擾的五旬夫婦,昨凌晨駕車共赴昂船洲大橋後棄車跳海輕生,搜救人員花逾7小時救起在海中漂浮的女子,送院後證實不治,男子則仍生死... 詳情
【明報專訊】前特首曾蔭權瀆職案,陪審團早前裁定曾一項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罪成,判囚1年8個月。律政司表示,昨收到曾蔭權就定罪及刑罰提出上訴的通知... 詳情
【明報專訊】已婚的士司機藉詞「消災解劫」做「黃道十二宮」法事,被控侵犯情婦的兩名未成年女兒,案件昨續審。被告涉案期間以多個「再生身分」與事主... 詳情
【明報專訊】西廚稱因廚藝考試成績不理想,前年凌晨於夜店借酒消愁後,在街上強行抱起夜店女公關並拉進後巷企圖強姦,幸好事主靈機一觸問「你咁大隻,... 詳情
運房局倡推600專營的士 起表料32至36元 須提供電召App無線上網
【明報專訊】運輸及房屋局建議推出3個5年期專營牌照,以提供600輛專營的士,預料車費起表較普通的士貴三至五成,達32至36元。專營的士需按新...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