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3.05
    星期二

政協展望未言兩岸 淡化料成趨勢 工作報告提經濟合作 台籍人代倡台「當內政處理」

[2024.03.05] 發表
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昨下午3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代表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明報記者攝)
國家主席習近平(左)和國務院總理李強(右)昨在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期間交流。(法新社)
王滬寧

【明報專訊】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昨(4日)開幕,會上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宣讀工作報告,在港澳台部分皆蚞奶ㄕh,也未提到「反台獨」字眼。有關現象被認為,政協淡化涉台內容或成趨勢。有台籍人大代表表示,兩岸關係嚴峻,建議將相關議題「當成內政處理」。

明報記者

今年全國政協會議開幕會如期在昨日下午3時於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王滬寧會上發表任內首份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王滬寧宣讀報告約45分鐘,總結政協過去一年工作成果,以及今年主要任務。

兩岸關係持續多年低迷,台灣新一屆政府上任在即,又加上近日受M503航線和金門翻艇事件衝擊,會前外界均研判報告涉台內容態度將更強硬,不料兩會又讓各方跌眼鏡。王滬寧僅在回顧政協過去一年工作時說,政協「圍繞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等協商建言,舉辦第六屆兩岸基層治理論壇,助推兩岸融合發展」。闡述未來一年主要任務時,完全未提及兩岸,亦不涉反「台獨」。

不久前,王滬寧在上月2024年對台工作會議,提出要「進一步掌握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戰略主動」,並強調「堅決打擊台獨分裂、遏制外部勢力干涉」;姿態較去年對台工作會議強硬。

政協本肩負大統戰職責,但自2020年至今,全國政協報告淡化涉台內容成趨勢。去年報告簡單提出「發揚鬥爭精神,針對美歐炮製涉台涉港涉疆法案和佩洛西竄台等發表嚴正聲明,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港區人大代表、台灣籍港人凌友詩昨上午出席全國人大會議預備會議前,接受本報訪問表示,近期兩岸關係形勢「比較嚴峻」,因美國不會短期內改變打壓中國的政策,加上民進黨賴清德和蕭美琴即將上台,她建議將兩岸關係「當成內政處理」,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應加強規劃、管理方面工作,相信在法律、經濟、文化方面兩岸交流的空間會很大。她還批評,台灣當局調查金門大陸快艇翻覆事件非常不透明、不專業,還上升到主權層次,是一種「台獨」表現。

台專家:陸欲改「戰狼」形象

《聯合早報》引述台灣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前秘書長王智盛評價,今年政協報告有關台灣的內容「平淡無奇」。他分析,可能大陸想扭轉以往「戰狼」形象,故未在報告加入有關抵擋境外勢力介入的表述。

政府報告 港委員料重經濟融合

就政協工作報告未有展望港澳事務,香港紡織業聯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陳亨利會後受訪表示,相信今日政府工作報告仍會一如過往談及港澳,料會專注在經濟部分,例如香港與內地如何更好融合,作為與國際的橋樑。本港立法會議員、全國政協委員蘇長U亦表示,每一年政府工作報告,大多會綱領性地提及港澳和大灣區。

(2024全國兩會)

更多要聞
【明報專訊】《基本法》23條立法完成為期約一個月的諮詢,預計於北京兩會後,有關草案即會提交立法會審議。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新聞... 詳情
夏寶龍晤港人代 囑防西方珒銝g濟
【明報專訊】繼會見港區政協後,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昨晚與港區人代見面並共晉晚餐。港區人大代表團團長馬逢國表示,席間夏寶龍提到要盡快完成《基本法》... 詳情
政協工作展望 連續兩年未提港
【明報專訊】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昨午在北京開幕,主席王滬寧發表任內首份工作報告,報告的工作展望繼續未提港澳內容。報告回顧去年工作時就港澳事... 詳情
大老山公路的士輕撞私家車 有亮死火燈 兩司機停中線講數 貨車追撞1死1傷
【明報專訊】一輛的士昨早在沙田大老山公路切線時與私家車輕微碰撞,兩車停在中線,兩名男司機下車查看損狺帡荌Q;約1.5分鐘後,一輛中型密斗貨車... 詳情
專家:交通事故無傷亡 應泊路旁再處理
【明報專訊】中國香港汽車會副會長李耀培表示,香港快速公路不算多,很多司機未必懂得公路停車的正確、安全做法。他說,若交通意外沒涉及傷亡,其實司...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