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4.14
    星期日

孫東:創科「政產學研」外要加「投」 冀政府資金引領市場 議員倡牽頭設母基金做誘因

[2024.04.14] 發表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昨在該局與貿發局合辦的香港國際創科展接受本報專訪稱,本港發展「數字經濟」最終需與實體經濟結合,舉例人工智能企業的成功在於有應用場景,又說政府今年將會成立數字政策辦公室,期望可對發展智慧政府及推動本港發展數字經濟等方面有引領作用。(曾憲宗攝)

【明報專訊】政府提述推動創科產業發展時常強調「政產學研」結合,由政府帶動企業、大學及科研機構,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昨接受本報專訪提到,本港傳統上沒太多創科產業發展,導致相關風險投資活動不活躍,今屆政府立志以產業發展為導向,資金就變得重要,日後在「政產學研」外要加一個「投」字,會檢視現有「創科創投基金」機制,冀更有效以政府資金引領私人市場。科技創新界立法會議員邱達根表示,創科投資回報期長,建議由政府牽頭成立母基金等,提供誘因鼓勵創科投資。

明報記者 鄭律銘

初企AB輪融資最難 無機制支持

孫東於2月底解說《財政預算案》記者會時提及,受內地外匯管制影響,落戶香港的重點企業在港設生產線過程遇困難,需在港重新融資。孫東昨接受本報專訪稱,這是其中一方面的問題,而另外一些企業資金可來港,要思考如何把來港資金與本港創科發展結合。他舉例,現時政府、科技園公司或數碼港等有為初創企業提供「天使輪」投資,但到下一階段A輪或B輪融資「就是最困難的時候」,現時本港未有有效機制支持這些企業。

孫東解釋,本港風投文化不算蓬勃,以往政府集中上中下游等環節,透過政策補貼等措施推動創科,現是時候考慮投資的問題。他說,政府投入多少並不重要,關鍵在政府須有引領角色,內地及世界上創科成功的國家或地區,政府的投入對引領業界參與投資起重要作用,例如深圳1999年設立、現註冊資本100億人民幣並管理各類資金總規模約4782億人民幣的「深創投」是很好例子。

「政府錢有限」 業界參與獲回報雙贏

政府2017年起成立20億元「創科創投基金」,鼓勵風險投資共同投資本港初企,孫東表示,相關基金已運作數年,由政府與業界以1比2方式帶動私人市場資金投資科企,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內部正構思如何在新形勢下善用該基金,更有效與業界合作,加速本港創科產業發展。孫東說,投資創科「光靠政府是不行」,因政府的錢亦有限,需業界共同參與,舉例昨由業界新成立的「香港創科聯合發展基金」是好開始,而市場在投資好的項目後可取得回報,最終會是「win-win solution」(雙贏方案)。

協助建立醫療科創生態系統的中大醫學院副院長胡志遠,本身是風投基金及健康科技公司顧問,他回應本報稱,由政府牽頭帶動投資創科是好事,不過要建立具規模風險投資生態圈有不少挑戰,因香港傳統不是做創科的地方,同時在地緣政治下,外資或以美元為本的風投基金公司未必熱中投資本港市場。

業界:變旺需5至10年 星花20年

胡認為,本港將來若可與內地進一步合作,或可吸引內地較大規模風投公司資金,但強調「由沙漠變成一個旺的場」非一兩年可發生,要5年甚至10年以上。他以新加坡為例,用了20年建立生物醫學的創科平台。

邱達根:硬科技回報期長 需誘因

邱達根向本報表示,與發展互聯網等業務不同,現時本港推動發展的科研類「硬科技」投資的回報期以8至10年為起點,回報周期更長,而在現時經濟低潮期,有需要透過誘因吸引帶動私人資金投資。他舉例,現時政府推出的「產學研1+計劃」配對商界及大學投資成果轉化,有帶動作用,之後如何利用好私人市場很重要,例如成立政府帶動的母基金或退稅等是其中方法,而有充足資金支持,長遠才可吸引高端科技或基礎研究的人才來港。

創科局、資科辦及數碼港上周五(12日)起一連兩日在會展舉行數字經濟峰會,孫東稱論壇吸引不少國際知名企業代表參與,來自數十個國家及地區,期望藉一系列創科盛事將香港建立為創科重鎮,促進到場的香港企業與國際人才交流,帶動本港創科氣氛及吸引創科人才來港發展。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更多要聞
考生稱人手點名省事 孫東:法定機構「民生系統」研資科辦把關
【明報專訊】耗資約900萬元開發的中學文憑試(DSE)電子監考和報到系統連日故障,考評局前晚宣布停用「監考易」,考生續用「報到易」。英文科卷... 詳情
司機伙中學生組碰瓷黨 11人被捕 蓄意撞車學生乘客扮傷 博對方內疚賠錢和解
【明報專訊】警方搗破一個「碰瓷黨」,以涉嫌串謀詐騙拘捕11名14至24歲男女,其中8人是屯門一間中學的學生。警方相信有人以金錢利誘招攬學生,... 詳情
華豐法團委員:開賓館者一涉錢就反對 另有嘆「樣樣貴」主席已盡力
【明報專訊】上周三(10日)發生三級火釀5死的佐敦華豐大廈,居民連日批評業主立案法團管理不善,16年來未遵從屋宇署消防安全指示。自2012年... 詳情
【明報專訊】一場三級火揭示華豐大廈16年來未遵從屋宇署消防安全指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長麥美娟昨稱,華豐大廈法團主席在火災後才稱願意參加油尖旺... 詳情
【日月掠影】1988年5月20日:地鐵收繁忙附加費 推早鳥優惠
【明報專訊】港鐵前身地下鐵路公司於1988年推出繁忙時間附加費方案,減低繁忙時間負荷,受到大批市民反對,其後推遲實施日期由5月1日改至30日...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