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綠海龜南沙人工島產卵
官媒:印證海洋生態優良
【明報專訊】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沙海洋生態環境實驗站(南沙站)科研人員聯合駐礁環保部門,日前在南沙群島永暑礁首次發現一處綠海龜產卵場。官媒稱,該產卵場位於相較於此前在西沙北島等地發現的產卵場向南約800公里,印證了南沙海域優良的海洋生態環境為瀕危物種提供了適宜的棲息條件。
永暑礁是中國在南沙3個大型人工島之一。新華社報道,中國科學院島礁綜合研究中心支持的常態化生態調查中,南沙站科研人員在永暑礁沙灘區域發現深度約30厘米、呈不規則圓形的凹陷,周邊散落蚋蔑坁漕F粒。這與綠海龜典型的產卵習性高度琣X,疑似海龜產卵後留下的沙坑痕[。
研設保護性監控
為確認這一判斷,南沙站聯合駐礁環保部門啟動專項調查,通過佈設監測設備和夜間巡邏查證,科研人員成功獲取海龜在沙灘活動(包括上岸與返回海洋)的影像紀錄。現場也採集到形態典型的海龜卵樣本,卵殼潔白堅韌、直徑約4厘米,經鑑定確為綠海龜卵。綜上發現,確認該區域已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綠海龜產卵場。
南沙站負責人表示,未來,該站將聯合駐礁環保部門對該區域實施保護性監控,並啟動相關環境因子監測,為後續孵化研究奠定基礎。這一發現將推動中國南海島礁生態系統保護體系的完善,為全球海龜保護網絡貢獻新的數據。
中國在南沙群島完成了疏浚以及填海造島後,長期遭受獲得美國政府資助的智庫「亞洲海事透明倡議」(AMTI)嚴厲批評。今年初,AMTI發表報告稱,疏浚填埋工程對南海海洋棲息地造成的破壞,三分之二來自中國的人工島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