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推動自願醫保設計 規管數據標準化
【明報專訊】政府擬今年檢討自願醫保計劃,中大醫院行政總裁馮康稱規管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做好自願醫保配套亦很關鍵,指現時計劃存在賠付不足、欠數據標準化等問題,建議政府推動保險公司設計好產品、規管數據標準化,亦可重新考慮引入「高風險池」,以應對私營醫療服務費用不斷上漲。馮亦稱政府可參考新加坡、中國內地建立分層醫保制度。
馮康表示,除了「保得不足」的情G,自願醫保計劃不夠數據標準化,指標準計劃保障內容大致相同,但不同產品保費價格分別大,且保險公司會將附加許多產品至標準計劃,「附加項目價值幾多不清楚」,而多個價格亦不利消費者做選擇,「係唔係最平就係好,有無咁大隻蛤隨街跳,消費者都不肯定」。
倡引入「高風險池」 應對醫療費不斷上漲
馮康強調除規管價格透明度,政府應做好配套,如推動保險公司設計自願醫保產品,亦要規管數據標準化。他亦認為政府檢討自願醫保計劃時應重點考慮重新設置「高風險池」,指現時自願醫保「保得不足」,隨茖p營醫療成本上漲,未來情G恐怕更不理想,整體可持續性亦成問題。
馮康表示,隨蚋敻欓鴔瑑o展,醫療成本不斷上漲,需考慮新的醫療融資方式,認為政府可參考新加坡、內地,考慮統籌建立分層醫保體系。他以新加坡的「S+3M」醫療保障體系為例,指公帑醫療補助外,還有3層醫療保險,首兩層皆為強制性,第三層則是支援有經濟困難人士,最後才是商業醫療保險,用以補充強制醫保不足夠的地方,如新藥及昂貴藥物,但每層皆有政府介入。
可效內地星洲建分層醫保體系
馮康續稱,內地近年亦推行分層醫保制度,除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外,發展以城市為基礎的「惠民保」,由政府統籌,但由商業公司提供,保障新藥、創新療法等,惟不同城市推行效果不一。他認為香港亦可考慮推行惠民保,但強調政府需介入,以便令保險的服務範疇、價格清晰透明。
政府財政緊絀,會否更難推動新政策?馮康則說推動任何政策都困難,政府應想清楚為何要做、如何做,且制定政策時考慮多個範疇、多層次,例如發展基層醫療時亦應設計好支付機制,指現時只提及透過策略性採購吸引私營醫療機構,但未觸及如何支付全盤基層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