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置業頻道
 
 
           
 
 
 
 
 
 
退休族:以前見過「息魔」 現在無懼 隨時入市 2022 / 07 / 14 

過去數周樓市新聞「風聲鶴唳」── 央行加息、高通脹之下,宏利金融(Manulife)最新調查指倘若進一步加息,近四分一供樓業主可能被迫出售房產;
有指多倫多5000柏文單位樓花恐因此「爛尾」;
有夫婦甚至因為樓市發展押後離婚。
市場雖然似乎一片灰濛,但實情景況是否一面倒 ?
對於首置人士,尤其是新到的華人,該不該入市?
兩位老行尊剖析,表明勒緊褲頭有必要,但拉長來看,情況未有太壞。
有退休人士更在此時作出重磅決定,並表明準備隨時入市。
宏利於四月訪問全國各省2,001位加拿大人,年齡屆乎20至69歲。六月公布結果指,近25%業主表示,若加息持續,將被迫賣樓。大鵬地產資深經紀劉世傅對於上述調查結果不以為然,認為悲觀情緒是心理作用居多,但的確會有準買家因此而「hold一hold」,或先租屋再觀望。
退休後大屋搬細屋 先賣後買
央行稍一加息,不少人大叫救命,但一批人直言:「沒影響。」包括持貨多年的退休人士George。
George於90年代初「息魔」時期由香港移民多倫多,今年年初與太太作出人生重大決定,出售在1994年買入的獨立屋。「當年是高息低價,到我買的時候利息稍為回落(6.7%),去銀行借錢,原來還可以講價,減了半厘,已經好開心。」住了30年,他自言十分鍾愛這間大屋,一直保養得宜。
然而,隨着年紀漸長,兩老覺得,打理大屋開始變成沉重負擔,「吸塵、剪草剪到怨天怨地!我家裡有Jacuzzi、壁爐等等,買的時候以為好寫意,但一直都沒用過。」
除了體力,健康亦是考慮因素。儘管現時健步如飛,但George擔心,自己和另一半始終一日,會跟愛犬一樣,無法安全上落樓梯。他們終於下定決心在年初將獨立屋掛牌出售,打算「大屋搬細屋」搬上柏文。
「本來都沒太動力執行這件事,原因是第一個經紀建議我們把大廳裝修完再掛牌,我們懶得動手。但後來另一個經紀說,當時市道(二月)大好,不用裝修都會賣得出。」
一想到可以節省裝修的功夫和支出,George兩夫婦開始積極整理雜物,「賣的賣,捐的捐,扔的扔」,執整後準備「上市」。
雖然不用大裝修,但視覺效果還是重要的,「後來地產公司派人上來,更換擺設、桌布等,盡量顯得乾乾淨淨。」
樓市暢旺時期售出
George自言幸運,因為二月還是樓市熾熱、價格高企的時侯,「三月(成交時)雖然有回落,但仍賣到好價錢。」
掛牌僅兩日,George已經收到4個「柯化」,「有十幾個人上過來看過,最終收到4個柯化。」最終當日以約150萬元賣出。「比我當年買入當然多了好多倍。」
穩陣派的George兩夫婦步伐一致,雖然一心想另買柏文置業,但希望收到樓款後,確定預算後,才考慮買樓的事。儘管要搬兩次屋,相當痛苦,在交吉前幾日,他們更要通宵清理。「頭都大埋。」
「每個人做法不同,我們屬於保守派,一日未收到錢,都怕有意外,驚買家反口。雖然當時個市好好,都凡事沒絕對。我隔離都有好多單位賣不出啦。」
兩人和愛犬現時暫時先租屋,大部分家當先存放在倉庫,同時一邊物色合心水的柏文單位,一有合適的準備隨時「扑鎚」,加息與否似乎不太相干。「兩房兩廁,那我們不用爭廁所,多一間房,有朋友上來都有地方住。最重要一定要有車位。」
當年一到埗就考了車牌,George現在出入都少不了私家車代步,因此單位有沒有帶車位,成為關鍵條件。先安居,至於退休後的新生活,「再打算吧。」
兩類人或焦急求售
除了炒家,劉認為某一批的業主可能最急於售房,「疫情期間,不少上班一族在家工作,因此在距離多倫多個半至兩小時的地區置業,但現在疫情消退,大家要回到市中心,高油價加上通脹,令這批人心急想賣樓。」
對於未來一年安省樓市動態,劉保持樂觀,「大概是平原狀態吧,升跌不會有太大變化。」他指出,雖然樓價對比過去幾個月的確有所回落,「但比起前幾年,現在樓價仍然很高。」
樓市上上落落,但有能力置業自住的,不應該被嚇怕。「找個專業經紀,物色你喜好的地段,預批按揭金額,量力而為,有合適樓盤約睇之後,再作決擇。」「但如果想買來出租的,就要緊慎留意自己的經濟能力。」劉補充指。
房市負面消息日增,另有業界人士直言,有關調查「意義不大」,除非有更多調查的細節,「研究樣本很重要,它訪問對象範圍太大(全國),什麼年齡層呢?他們幾時入市?影響因素有許多,不能一概而論。」Living Realty分行經理Chris Tam分析指。
市場複雜 不能一概而論
「加息對樓市影響一定有,但似乎什麼程度。現時(6月下旬)流動利率(Variable)約3.3%,5年期固定利率5.2%,但2019年的variable是3.6%,比現在還要高。其實只是過去兩年屬於超低息,現在有少少rebound是正常的。但有些人已經大叫,哇升息啊。但是否升呢?抑或只是正常的調整?」Chris強調GTA房產市場,必須看長線。
換言之,如果近兩年入市,就有危機?Chris指出,一般銀行壓力測試已經考慮了買家的抗增息能力,一般是比實質利率調高2%,所以短期的加息相信對業主影響有限。他相信高通脹、高油價對於供樓人士的影響更大。5月的通脹指數高達7.7%「未曾聽過的高位,你現在出街食飯(港式茶記午餐),至少14、15元走不掉。」
然而,今年還有一次加息的可能,Chris表示暫時很難評估幅度,因為涉及太多外圍因素,貿易、供應鏈、俄烏戰爭等等。惟他建議有供樓壓力的業主「慳住荷包」,「想出埠不如轉Local(本地遊);如果可以分租就分租,畢竟現在租金升得很利害。」
至於應否由浮動利率轉為固定利率,「目前兩者之間相差2%,這樣做是求個安心,一段時間內不需要擔心利息變化,但你現在會付多了錢。我大多客人都仍然跟浮動利率,畢竟個個都想交少些錢!」
移民帶動 多市樓價下跌空間有限
兩位業界人士均指出,多倫多房產需求會一直維持。在國策的帶動下,新移民湧入,刺激交投。數據指出,加拿大今年首季人口增速達到32年來新高,而安省人口突破1500萬,原因歸功於移民,包括越來越多帶備一定資金的香港家庭。
對這批新人,兩位資深從業員有什麼入手建議?
「香港人如果出售香港的物業,來到安省會有好多選擇。他們通常都喜歡新樓。」劉世傅建議香港家庭考慮萬錦同列治文市,不過究竟幾多資金才足夠?「屬意柏文的,70至80萬起;喜歡獨立屋、有車庫、花園、3至4間房的,130萬起可以考慮。」
Chris則強調,如果對多倫多完全陌生的香港人,應該先租樓一年,適應環境。「因為你還有生活、工作要考慮。也順便給一年自己,了解一下喜歡哪種類型的樓房,最重要是喜歡與否,不是平價與否,否則得不償失。」
至於不買樓、新到埗的年輕人,劉建議在士嘉堡落地,「這區(士嘉堡)對於沒駕車的年輕人相當受歡迎,因為交通便利,衣食住行社區配套齊全。」
利率升房價跌 離婚變難
利率持續攀升,加拿大的房價開始跌,加上各項生活開支飈升,為部分離婚夫婦帶來打擊,甚至要押後離婚。
律師事務所Shulman & Partners LLP的律師Kevin Caspersz說:「當夫婦聯名擁有物業或擁有共同利益時,我們通常討論的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法是:『你們中是否有一方對保留物業感興趣,並會買斷另一方的利益。』」
他指出,準備買斷的一方應獲取預批的貸款,並證明自己經濟能力。然而隨着利率的攀升及壓力測試,這一選項變得困難。Kevin Caspersz預期,一些夫婦可能推遲離婚,等待樓市反彈。部分將繼續居住在同一住宅內,但處於分居的狀態。
如果時間緊迫,有業界人士建議:以最有吸引力的叫價來吸引柯化。又或者,另一選項就是租一個較小的柏文單位來作為第二居所,讓孩子們能繼續在原居生活,離婚夫婦兩人則輪流與孩子同住。
萬錦市、烈治文山市吸引家庭置業
劉世傅形容,人口約40萬的萬錦市社區十分多元,市內有相當大的華人群體,因此語言溝通容易。區內交通方便、有中西超市和美食、工商業、廠房、名中小學,各類房屋包括長者屋、柏文、鎮屋、獨立屋俱備,適合老中青大小家庭置業安居。
至於萬錦以北的烈治文山市,社區配套完善、寧靜環境。「90年代的香港移民,喜愛聚居16街以北和灣景道的富豪山莊,當地還有哥爾夫球場、湖泊、郊區等等。」

 
相 關 文 章
[金頁專題] 按揭紙到手勿太「老定」 銀行彈弓手 新移民買屋險告吹 (2024 / 05 / 30)
[金頁專題] 經紀拍Cult片吸客 單位虛擬導覽變忍者大戰 (2024 / 05 / 30)
[金頁專題] 多市建築屢獲殊榮 新建大樓囊括設計獎 (2024 / 05 / 30)
[金頁特寫] 利息高企未減 減息加增值稅 樓市何去何從 (2024 / 05 / 30)
[金頁專題] 搞市集惹風波 律師:海報可成證供 經驗檔主:冇Floorplan、收據未聽過 (2024 / 05 / 23)
 
 
     
 
 
 
 
 
 
  地產特寫     置業資訊
 
  時事話題 | 金頁專題 | 新盤面面觀 | 商場透視 | 金頁特寫
   
  地產字典 | 網上資訊 | 家居保險 | 置業概覽 | 市場脈搏
  安居指南     經紀索引
 
  命轉乾坤 | 法律講場 | 登堂入室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廣告刊登     幫 助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Ming Pao Daily News Web Channel Series - Gold Property Channel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