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出頭的香港女生Jane在多倫多畢業之後,現在已經工作七個多月,「只要捱多五個月,就儲夠一年工作經驗,夠申請EE(Express Entry, 快速移民通道)。下一步我想買樓。」
身為家中獨女,她打算在取得永久居民資格之後,盡快申請父母來加團聚。
他們打算賣去香港的物業,盡快在加拿大置業。

不過或者他們可以再稍等一會,因為有些地區的房產價格仍然被高估。
根據最新出爐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房地產市場評估報告,加拿大全國房價高估(overpriced)最嚴重的城市正正坐落於安省,是中部城市彼得堡(Peterborough) 。
儘管當地5月份的房屋交易量大幅回落,但價格比去年仍然增長19.8%。

穆迪分析發布的第四季度房價評估報告顯示,位於多倫多東北部、坐落於奥多拿比河(Otonabee River)的彼得堡市,在房價被高估的市場排名中,高踞全國之首。當地房價在持續上漲數年之後,目前被高估107.8%。
彼得堡市人口約8萬4000人,報告指,當地家庭年平均收入為7萬元,然而在今年5月份,房屋市價大漲接近19.8%至836,843元,已達至民眾難以承受的地步。分析指出,7萬元年收入,這意味著普通居民只能獲得大約30萬元的貸款,距離買一層80萬的房屋相當遙遠,完全粉碎他們在自己的城市的置業夢想。
樓市漲價遍全國
此外,地產公司RE/MAX對本國樓市分析指,在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之情,許多金融專家認為加國房地產市場已處於泡沫之中,但主要歸究於城市中心的房產投機活動過多,當中包括多倫多市中心的獨立屋,和溫哥華市中心的柏文。當時糟糕的市場集中在幾個少數地方。

然而,疫情爆發以來,樓價飛漲的情況,卻是在全國各地都發生。「無論是在郊區還是鄉村社區,價格都大幅上漲,導致全國範圍內,出現負擔能力危機(affordability crisis)。當然,有些市場比其他市場更被高估,包括彼得堡的房地產。」
專家將彼得堡房價被炒高歸咎一些因素,包括投資者的投機行為、盲目叫價的「暗標」以及低利率等等。報告直指,房地產投資信託 (REIT) 導致住宅物業估值過高。
RE/MAX指出,疫情期間的地產市場活動「讓首次置業者無法進入樓市,特別是當地的潛在買家」,但好像Jane一樣充滿希冀的仍大有人在,「太多的潛在置業人士仍在靜待實現置業夢。」

有價無市
雖樓價仍然高企,但因應上半年加息、通脹等因素,樓市漸漸進入「有價無市」的狀態。彼得堡市房屋成交量在5月急挫,銷售以34.3%的年率下降,按年下滑18%,甚至比10年平均交易量還要少17.7%。
儘管5月份樓價仍大幅上漲,但隨着需求減少,可能很快令房價回落。

彼得堡和卡沃薩(Kawartha)地產經紀協會主席基德(Kate Kidd)表示,房源增長也會進一步緩解當地房市情況。惟她認為,「要有至少幾個月的強勁供應,才能長期而言,為市場平衡帶來有意義的影響。」
緊隨在彼得堡之後,房價最被高估的城市,排第二位的是尼亞加拉地區的聖嘉芙琳(St. Catharines),當地房價被高估106.9%。聖嘉芙琳是該地區人口最多的城市,城區有逾4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