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講法指,香港人賣去香港一間「斗室」,足已在加拿大買入大屋。
然而,在多港人聚居的多倫多和溫哥華地區,2022年6月平均樓價需要約120萬加元,即差不多732萬港元,換言之,除非考慮搬到小鎮,否則上述講法未必合時。
尤其加拿大房地產價格在過去兩年「借」疫情之勢猛增,如今受加息壓力,樓價雖然開始回落,然而,對於動輒千萬的超級豪宅而言,樓市怎樣風風雨雨,似乎不受影響。
有地產網站分析全國十大最貴住房,冠軍落於卑詩省山脈環抱的「藝術風」大屋,價錢堅挺。
究竟貴在哪裡?潛在買家對象是什麼人?

根據Point2Homes資料顯示,這座位於卑詩省、由著名美國建築公司Bohlin Cywinski Jackson操刀的大屋身價不菲。
它之所以引人注目,皆因它不僅是惠斯勒(Whistler)掛牌上市叫價最高的房屋,而是整個加拿大最貴的豪宅。
3層高、6間房、10間浴室,開價3900萬,究竟貴在哪裡?潛在買家對象是什麼人?

先講地段,物業所在的惠斯勒風光如畫,山脈連綿,是不少國內外遊客冬天前往滑雪、夏天行山的消閒勝地。當地自1990代中期起,經常獲主流雜誌評為北美最佳滑雪地區,每年有200萬人次前往觀光。
而這座面積8,700平方呎的大宅正正俯瞰惠斯勒黑梳山(Whistler Blackcomb),相信樓價中不少部分付的就是這個景色。
要價3900萬元,買得起的人自然亦非富則貴。
「像這樣的房產,業主很可能來自國外,」物業掛牌代理公司Engel & Völkers的掛牌顧問Max Thornhill說。

超級豪宅多外國買家
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多了加拿大人跑到郊外買物業,包括惠斯勒這個距離溫哥華以北約兩小時車程的渡假區,當中少部分是外國買家,總體而言,這裡大約16%的房產由外國買家持有。
然而,掛牌經紀指出,當物業越貴,外國人業主的比例就會增加,在「極端奢侈品市場」,外國人持有權的比例飆升至約50%。
這2014年建成的物業所在的Stonebridge Drive,幾乎是惠斯勒一處「外國人專屬地區」,那裡居住許多來自法國、美國和香港的外國人。
Thornhill說,這處大宅已經掛牌好幾個星期,期間有少數「富有」的人看過它。
「毫無疑問,當你在更加高端的房產市場時,那些會購買這樣的房子的人,他們可以隨時飛往世界各地,絕對可以選擇任何吸引他們的地方。」掛牌經紀說。
在低端市場——相對於惠斯勒的房價而言——這類房產則主要由溫哥華人擁有。

根據B.C. Assessment數據顯示,惠斯勒的單戶住宅估值中位數,2022比前一年增加了29%,由203.3萬元增加至262.9萬元。評估。相比之下,2021對比2020年7月1日,相關估值平均僅上漲1%。
Thornhill解釋過去一年為何會有如此暴增。
「其中一些原因可能是,彌補卑詩省在疫情初發時樓市的放緩。」B.C. Assessment的Bryan Murao評論指。
然而,央行今年多次加息,為許多地區的地產市場帶來下行壓力,少數不受影響的是高端豪宅市場。
「經濟下行對什麼事都會有影響。」「但這些房產類型,通常人們不會背負過多債務。」Thornhill補充指。

藝術風格建築
除了地段,另一項影響「物價指數」的關鍵條件當然是建築本身的設計及特色。
負責打造這座大屋的建築公司Bohlin Cywinski Jackson擅長可持續設計,經常奪得環境相關建築獎項。
除了名人的居所——比如比爾蓋茨(Bill Gates)在華盛頓的66,000平方呎的豪宅,還有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零售門市都是出自這所建築公司手筆,包括分布全球各地的十數間蘋果門市。
Thornhill形容,這座惠斯勒大宅是一件「藝術品」。「一些有錢人看過這房子,就會明白這是什麼回事。」

他說,業主是一對熱愛加拿大並欣賞精致建築的外國夫婦。
房子座落在佔地7英畝的大型森林,被加拿大一些最令人讚嘆的景色所包圍,俯瞰阿爾塔湖(Alta Lake)和滑雪場。
遠看,型格玻璃大屋很有蘋果店的影子。屋內可見獨特的螺旋平面設計,有6間睡房、10間浴廁、一道「懸浮」樓梯和40尺的巨大花崗岩壁爐。

另一個值得一談的是其庭院特色,放了一座藝術裝置,兼作酒窖和水療中心的燈光照明。還有一個巨大懸臂式無邊際泳池直伸向山腰。
房子用上了部分周邊環保建材,例如裝飾房子的木板是取材自2007年在風暴中打撈得來的木材,當時大風暴摧毀了斯坦利公園(Stanley Park)內數百棵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