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置業頻道
 
 
           
 
 
 
 
 
 
加國買樓禁令殺到 「辣招」禁外國人置業 2022 / 11 / 24 

聯邦政府出台了禁止非加拿大居民購買住宅房地產的立法。
《禁止非加拿大居民購買住宅物業法》將於2023年1月1日生效,有效期為兩年。
條文中雖有情況可獲豁免,但本刊訪問了兩位律師,均明言外國人可利用「灰色地帶」置業的機會不大。
亦有地產經紀分享,公司近日已發出通知,絕不容忍職員對違法買家助紂為虐!
從明年1月1日開始,非加拿大居民將被禁止在加拿大購買某些住宅房地產兩年,想買樓的外國人僅餘不足30天的時間出手。同時,聯邦政府明言任何故意幫助非加拿大居民買房的人都可能陷入困境。
對於政策是否真的能夠一擊即中,進一步控制樓價,在房地產買賣有豐富經驗的律師Ernest對此略有保留。「如果從現實層面看,市場上參與買賣的非加拿大居民,其實比例不算很大。以我們事務所的客人比率為例,過去一年成交中,非加拿大居民買家的數量不到5%。」
不過,Ernest亦補充,樓市升跌除了現實環境,亦要考慮到投資者的心理因素。禁令會否影響其他買家的入市意欲和市場氣氛,則有待觀望。
Ernest 從法律角度梳理了條文內容。
1. 誰受到禁令的影響?
符合該法案下「非加拿大居民」定義的人將受到禁令的約束,主要包括
A. 在加拿大境外成立的公司;
B. 由非加拿大永久居民或加拿大公民的外國公司及
C. 既不是加拿大公民也不是加拿大永久居民的人(如持工簽及學簽者),除非滿足特定條件。
2. 誰能獲得豁免?
該禁令不適用於以下人員A)難民;B)與配偶或同居伴侶(加拿大公民、加拿大永久居民、根據《印第安人法》註冊為印第安人的人,或難民)一起購買住宅房地產的非加拿大居民。而暫居人員需要滿足何種條件才能被豁免還未可知, 需要等待政府出台更具體的規定。
3. 哪些物業在禁令範圍內?
首先,Ernest強調這次的禁令只限於住宅,而不適用於商用物業。
A. 包含三個或更少住宅單元(unit)的獨立式住宅或類似建築物;
B. 任何建築物的一部分,包含排屋、半獨立式住宅、住宅公寓或其他擬與建築物中的其他單元分開擁有的類似處所。(即購買Basement也不可以)
Ernest補充,商用物業及擁有4個或更多住宅單元的獨立式住宅不在影響範圍內。
4. 違反禁令有甚麼懲罰?
每個違反禁令的個人或機構,以及每個故意幫助受禁令約束的人購買住宅物業的個人或機構,都將構成犯罪,並可處以最高10,000元的罰款。
此外,任何違反禁令的公司或機構的董事、高級職員、代理人、受託人、高級官員或經理如果指示、授權、同意、默許或以其他方式參與違反禁令,則可能被追究個人責任。
由於該法下的犯罪條款並不僅限於住宅物業的購買者,涉及加拿大住宅房地產行業的眾多人員可能會承擔責任,包括賣方、房地產經紀人、開發商、律師等。
Ernest強調,在最嚴重的情況下,政府將有權向當地高級法院申請根據預期條例出售住宅物業的命令。
無視禁令代價高昂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是次禁令或有灰色地帶,令有意買樓的外國人對禁令置若罔聞。畢竟如果購買幾百萬的豪宅,也不會在乎那數萬元的罰款。
對此,Ernest解釋,如果買家願意支付所有罰款,而且願意承擔之後被強制出售的風險,「理論上」是可以無視法規。
「但是,Ernest解釋,在現實層面,我們很難想象會真的有房地產經紀人、按偈經紀、買賣律師願意陪你一起鋌而走險。」
地產經紀Kin Wong則表示,公司在十一月中的時候,因應禁令向全體上下作解釋,並提醒所有經紀必須按法律條文處理,否則會影響公司,甚至惹來官非。
近半年市道轉淡,會不會有經紀為了佣金而無視禁令?Kin認為整個交易中,買家是否外國人基本上一查便知,「很多公司也有相關指引,因此經紀很難以不小心或不知道為理由。」,加上涉及的人員太多,很難讓所有知情人士都賭上自己專業。
「市道艱難是一時,但萬一因違反職業操守而被吊銷牌照,你馬上就可以轉行了!」
Kin解釋,畢竟加拿大房地產市場發展已相當成熟,因此監管制度亦很完善。幫助買家以不合法途徑置業,RECO(安省地產議會)不會袖手旁觀。
「RECO對業界的投訴會很認真處理,之前樓市暢旺的時候,曾有賣方經紀找各種理由拒絕不同買家的Deal,然後把物業留給自己兼任代理的買家,試圖『食兩家茶禮』,結果被RECO揭發事件,最後該名經紀被罰款,數目足以抵銷他的佣金,可謂貪字得個貧!由此亦可見,RECO對於經紀的操守,有相當嚴格的要求。」
Kim繼續解釋,「今次的禁令,可以說是聯邦政府雷厲風行的政策,可以預期RECO打擊違規情況絕對不會手軟。再者,一單交易中涉及的人太多,大家心理上很難完全互信,一齊犯法,因此我不認為以罰款無視法令是一個可行方法!」
假結婚 遇事難向法庭提告
條文提及,如配偶或同居伴侶符合資格,可以「聯名」買樓,那麼會否引申「假結婚買樓」的問題?畢竟,早年的「都市傳說」,傳言在安省花6至8萬,便可找加拿大公民簽紙結婚。
對此,Ernest表示,「這種情況在理論上,不能說完全沒可能,但實際操作中,買樓涉及的文件繁複,不太可能實現。在交接過程中,我們要求客人簽署宣誓文件來確認客人的婚姻狀態。作為律師樓,我們不會在明知的情況下幫助客人通過假結婚來完成交接。
處理很多家庭問題及離婚個案的家庭法律師Kim Wong亦表示,「假結婚買樓」的風險很高,一旦結了婚,對方便受各省的家庭法的保障。如果日後離婚,對方有機會分到買房者的財產,甚至要求贍養費。
「當你選擇了假結婚,對方反面不認帳的時候,難道你可以對法官說你是假結婚嗎?如果對方一口咬定你們的關係,在庭上你可以如何解釋?」
「更重要的是,當你立心要繞過法律行事,那麼當出了亂子時,便不能期望可依據法律解決了。」Kim補充。
時下流行「婚前協議」,買樓前簽署類似的協議不就可以嗎?
「婚前協議如果不滿足法律要求,可以失去效力。如果對方有心不認帳,會找無數理由推翻協議。」
再者,如果「假結婚買樓」,對方亦會佔資產的部分擁有權,萬一對方回頭敲詐你,否則不願簽字賣樓,到頭來你不是付「贖金」,就是告上法庭。除了要付律師費外,亦可能錯失賣房時機。
各機構努力爭取 放寬禁令內容
由此看來,非加拿大居民在2023年後,能買樓的機會真的微乎其微。不過,加國很多不同的機構,其實也努力跟聯邦政府商討,能否給予更多的豁免權。
卑詩省房地產協會(BCREA)便向政府反映,這項政策會對新移民的房屋所有權造成障礙,並可能干擾加拿大吸引移民的能力。政策與聯邦政府自己的移民目標不一致,聯邦政府的目標是明年接納465,000人。
更重要是,即使一個人不是加拿大居民,他們仍然能夠為加拿大的經濟和社區做出貢獻。
加拿大房地產協會(CREA)更建議有額外豁免,包括美國人和墨西哥人等緊密的合作伙伴,以避免加拿大貿易夥伴做出可能傷害加拿大居民的對等反應。
各位有意置業的外國人,如果不能在2022年開始交易,便只能靜待政府的新措施了!

 
相 關 文 章
[金頁專題] 銀行區域副總裁談減息:樓市七月議息始見真章 (2024 / 06 / 13)
[金頁專題] TPA停車場疫後收入翻三倍 狠加租100% 趕絕小商戶 (2024 / 06 / 13)
[金頁專題] 多市屠宰場及焚化廠「大變身」 將發展成購物新地標 (2024 / 06 / 13)
[金頁特寫] 靜候減息 舊區新屋低於叫價$22萬 5個月後交易 (2024 / 06 / 13)
[金頁專題] 孝順經紀500萬all in買農場 估價煩 成交少 經營難 (2024 / 06 / 06)
 
 
     
 
 
 
 
 
 
  地產特寫     置業資訊
 
  時事話題 | 金頁專題 | 新盤面面觀 | 商場透視 | 金頁特寫
   
  地產字典 | 網上資訊 | 家居保險 | 置業概覽 | 市場脈搏
  安居指南     經紀索引
 
  命轉乾坤 | 法律講場 | 登堂入室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廣告刊登     幫 助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Ming Pao Daily News Web Channel Series - Gold Property Channel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