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加拿大社交平台上,多名網友爆料稱,一些本地華人租霸竟然有一個微信群組,群內有組織去傳授坑房東的「心法」,明目張膽挑戰安省法律!
而更令人心寒的是,群內最高峰時期竟有三百多人,部分甚至猖狂地表示,現在加拿大的房地產市場環境,「買房遠遠不如租房,租戶只要簽了合同,就可以想幹嘛就幹嘛!」
不過,資深律師曾啟榮表示,房東如果下決心訴諸法律,絕對不是任由租霸隻手遮天,而且在群內教唆他人做租霸,亦有可能「一身蟻」!

不少經紀也曾表示,中港台的租客在多倫多有相當不錯的信譽,不少房東看到申請人來自兩岸三地,心中都會「加分」,甚至有業主為了留住華人租客,在現今這火熱的租金市場竟逆市「減租」。可惜,近來網上瘋傳一班華人租霸的群組對話內容,成了一鍋粥內的「老鼠屎」!
據悉,日前小紅書上出現了多人爆料,他們分享的都是一個名叫「租房者分享坑房東群」的微信截圖。群組內容可謂令人眼界大開:「在加拿大要記住房東永遠是弱者」、「如何免費租房住幾年還能拿到幾萬塊錢搬家費。如何把房東房子反覆泡水發霉而找房東要補償費。如果房東下驅趕,讓其100%敗訴」、「有留學生用水泥堵都是常態」、「我想把房東的房子變成自己的,但是不知道怎麼操作」等等,可謂說的人興奮,看的人心驚。
歸納他們的論調,可發現他們大都是自恃兩個「免死金牌」:一是The Landlord and Tenant Board(LTB)積壓了太多案件,非一兩年時間根本「動不了」他們;二是多數房東都比較怕事,與其跟租霸糾纏,不如「認命」盡快找另一家人出租。
群內資訊多屬子虛烏有
這種利用仲裁機關暫時「失靈」而遊走灰色地帶的方法看似聰明,然而在民意訴訟方面經驗豐富的律師曾啟榮坦言,在加拿大這個重視「信譽」的國家,為了不交租而徹底犧牲自己的誠信,絕對是不智的做法。
曾啟榮表示:「這些所謂走數的方法,其實全部都有法可依,如果房東真的追究,基本上你一定輸!」他並針對群內一些失實的內容逐個擊破。
泡水發霉房東要補償:他表示,只要房東在交樓前先驗樓,證明房子一切正常,即使後來有霉菌責任也不一定在房東。相反,住客發現有發霉需立即通知房東處理,基本上專家一驗便知道霉菌有多久及如何形成,房客故意破壞物業,業主絕對可以告你!

房東永遠是弱者:加拿大租屋的人比買屋的多,投票向保護房客的政策亦是意料中事,但對租客有保護不等於「房東是弱者」,相反租務條例清楚說明房東及房客的權責,一旦房東找專業律師或paralegal(律師助理)去向法庭提出訴訟,租霸仍是要負上法律責任。地產經紀劉世傅補充,近年很多paralegal專營租務的爭議,對相關的條例非常熟悉。
租戶只要簽了合同,就可以為所欲為:曾啟榮坦言,如果你願意賭上前途,不理後果的話,那麼的確可以為所欲為。「如果按照這邏輯,其實去打劫也一樣,反正已經賠上自己的將來!道理很簡單,先按下法規不說,你把自己的Credit弄得一文不值,十年後你要買樓,或者事業有成的時候,你一定會後悔。」他補充,「除非你是肯定自己在加拿大這輩子也沒有未來,不然為了眼前利益這樣,肯定是得不償失。」
只要你不搬,房東是沒辦法,也不能進你家:地產經紀劉世傅表示,這絕對是錯誤的資訊。房東有權在24小時前通知,便可以進入物業。有些業主更會在租約上列明,每兩三個月便會到物業視察,租戶是不能阻止的。
教唆他人犯法或有法律責任
曾啟榮及劉世傅不約而同,都以「網上教人偷車」的例子作說明。較早前針對不同品牌的汽車,網上有不同的「偷車教學」,雖然你完全可以按影片教你的方法去做,但事件仍舊是犯法的,你最後依然要為個人行為負責。
那在群組內教唆他人做租霸,甚至是破壞物業的人又是否需要負上法律責任?對此,曾啟榮表示要看「教唆」的內容而定,一旦能證明業主因你的言論而蒙受損失,不排除要負上責任,甚至賠償。他強調:「其實群組內的都是甚麼人?基本上都是一些講利益、不負責的無賴。一旦他被房東起訴,你認為這些人會很有道義,跟大家撇清關係嗎?相反,他多數會為了脫罪,盡可能拉更多人下水,最後連帶群內的人都要接受調查,哪怕最後不一定罪成,但肯定為你帶來不少麻煩!」
他最後舉例說,正如律師不會教唆人做假證供一樣,一旦被人拉下水,代價可是相當沉重。「當然,最大責任的肯定還是租霸自己。成年人應該自行有判斷能力,不應因網上的人鼓吹便真的以為萬無一失!」
對於那些為了流量而「搏出位」的網紅,曾啟榮不禁概嘆,正如孟子所言:「人之患在於好為人師!」,甚麼都以為可以拿出來「教人」!

網上資料庫可查找「問題租客」
社交媒體及網絡大軍,一方面固然會成為罪惡溫床,但一方面亦可成為監督租霸的工具。
Varun Sriskanda經營著一家物業管理公司,是安大略省小業主業主委員會(SOLO)的成員,面對網上資訊日益發達,他認為善用網上的力量及動員能力去保障房東的物業已是大趨勢。
鑒於網上越來越多給予房東評分及評價的網頁,他認為類似的Database也可幫助房東選擇租客,為避免類似租霸的事件,他鼓勵小房東通過OpenRoom.ca和canlii.org輸入候選人的姓名,確保LTB沒有對租戶「開file」,同時核實他們之前住在哪裡,了解法律,並保留與房東-房客相關的主題的最新信息。
網站紀錄了LTB的案件及涉案租客的姓名及判決,變相令一些「慣犯」無所遁形!

僅少數害群之馬
最後,劉世傅補充,雖然最近半年關於租霸的新聞很多,但其實10-15年前情況更嚴重:
「以前甚至有人給假公司資料,當經紀打電話去,竟然是同一個人扮公司同事;也有租戶私下將basement改裝分租出去;還有一些是行內極有名的專業租霸,多年來犯案無數。」
LTB在去年年報也指出,業主的驅逐令申請從2019年的46,000份下降到2022年的31,000份,可見市場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失控,大部分租客仍是安份守己的。
因此,他表示有不少房東都感嘆,如遇到好租客,多年不加租也沒所謂!

除了網上資源,曾啟榮及劉世傅亦提供一些建議,讓房東在招租客時,將找到租霸的風險降低。
1) 委託可靠經紀
過去有些業主為了節省傭金,寧可自己招募租客,但風險相當大。專業的地產經紀對於租客的文件、Credit等會相對敏感,特別是現今「假文件」越來越猖獗。
劉世傅舉例說,「一般人或會覺得Credit score越高越好,但行內人有時反而會懷疑,過去信貸紀錄這樣好,戶口又有大筆儲蓄,那為甚麼不索性買樓?」「也有一些信貸紀錄800分以上,但卻幾個月搬一次,也會引人懷疑。」當然,他指出以上例子不代表申請人一定有問題,但經紀會對這類「不協調」的情況更加敏感,從而知道應要申請人解釋。
而且持牌經紀可登入MLS系統,對整體的市場情況最清楚。
2) 便宜莫貪
曾啟榮及劉世傅不約而同表示,不要因為對方prepay一年,或主動提升租金便放下戒心。正如大部分騙局的情節一樣,騙子最喜歡利用的就是大家「貪」的心態。不要為一時的金錢誘因便急急將房子租出去,任何時候也要做足所有檢查的程序。
3) 善用社交媒體
除了上述可以檢查他是否被LTB開file,也可以透過申請人的社交媒體了解他的狀況。劉世傅舉例,曾有客人表示家中沒有寵物,但卻在Facebook看到他有很多跟狗仔的合照。曾啟榮亦表示,多花時間了解申請人的社交網絡,比較容易對對方身邊的環境有一個概念。
4) 花時間與申請人面試
劉世傅表示,過去有房東喜歡約申請人在他現在住的地方會面:「親自到訪他家或附近,可最真實掌握申請人的情況,也有機會跟他的鄰居了解,這樣的一手資料肯定準確。如對方堅決拒絕,便要考慮他拒絕的理由是否合理,還是背後有所隱瞞。
現在網上會議普及,也可以簡單的跟申請人在Zoom會面十五分鐘,了解他搬屋的理由。曾啟榮補充,在篩選申請人時,要留意不要違反人權法,比如以對方的種族、性別等作為拒絕申請人的原因,都是違法的。
5) 拿推薦人及舊房東的聯絡方法
由於推薦人多是租客的熟人,因此日後租客失聯,可第一時間聯絡他,至於舊業主的聯絡相當重要,即使是「跨省」他也建議致電去了解清楚。
千萬不要怕麻煩,在決定出租前一定要打電話核實以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