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置業頻道
 
 
           
 
 
 
 
 
 
衝突白熱化 暴力事件增 經紀:多做一步免麻煩 2023 / 06 / 08 

隨著去年多次加息,整個租賃市場不管是房東還是房客都相當壓抑。
房東要還房貸不易;房客找盤亦難。
在大家日子都不好過的情況下,衝突自然越來越多。
房東不滿住客將房子住殘住舊,要求天價清潔費用;
房客將物業劏成數間分租,房東追究時每次都說是親朋戚友自遠方來;
有租客退租時,因與房東「夾新租客睇樓時間」一言不合,竟揚言要「浸你全家」!
地產經紀Kin表示,很多爭議,其實源於對租務條例不熟悉,引起對事實的落差,以及大家在溝通上不願「一人行一步」。
房東首次放租 太理想化
Regan跟兩位室友在2021年跟一位中東業主合租了一個單位,一年半以來相安無事,誰知在今年5月30日退租前,迎來了房東的「驚喜」:「老實說,租了一年多,我們基本上都沒有給房東任何麻煩,一般房屋的維修都是些小修小補,我們都是自行處理,沒有問房東拿過錢,他也一直沒有上來要檢查之類。」
Regan本以為一切相安無事,並打算收拾好舊居便搬走,豈料房東上來查房後,竟要求四萬七千元的賠償:「那天他跟老婆來看屋,她老婆看到房子後,幾乎要哭出來,說了一句Oh my God,my house!我們幾人也覺得會不會太誇張,畢竟我們平常都有好好清潔房子。哪知他們回去不久之後,我們便收到通知,他認為房屋損毀嚴重,要求我們賠償4,7000元。」從他提供的照片可看到,房間其實打理得很好,至少不是需要花幾萬元翻新。
Regan說他的租金每月才三千左右,房東要求的「賠償」比他一年的租金還要多。「房東投訴我養寵物弄髒地方,但我自己是有給他洗地毯的。最離譜的就是灶台,那個上面做飯會留下一圈黑印,他就讓我們換整個新的給他。」
除了房間問題,房東亦投訴他經常找人來開Party:「他說這樣令房間烏煙瘴氣,但事實是我們之前會邀請朋友來燒烤之類的,他就說我們開party。」他補充,附近的鄰居從來未有任何投訴,也沒有引起他們不便:「如果鄰居沒有投訴,其他租客也沒有投訴,時間上也不違反噪音管制,就算是開party也只是正常娛樂活動,絕對不違法。」他表示,房東更扣起最後一個月的「押金」,令他十分無奈。最後他只有找律師幫忙,雖然總算在律師的幫助下解決了問題,但他坦言律師費用也要1500元,感覺是無妄之災。
問他之前跟房東可有其他爭執,他說之前有跟房東要求增加住客:「一開始是我們三人入住,後來我女友跟另外一位室友的女友也想搬進來,但他不肯。其實水電雜費都是我們自己付,多住人又不會影響他。」
Regan說,房東應該是第一次出租物業,因此把事情想得太理想:「其實出租單位有住人,就自然會有損耗,他們可能把事情想得太簡單。加上後來有些人上來看房後又決定不租,他便遷怒於我們,說是房間太亂太髒才會把租客嚇跑!其實每個人租屋都有不同考量,很正常吧!」
四大常見分歧 LTB有指引
由Regan的個案,其實不難看出,有很多大家視為「理所當然」的事,其實跟法規可能會有出入。從來分歧都是建基於錯誤理解之上,以下有幾個可以在LTB(The Landlord and Tenant Board)網站上可找到的,房東房客常有分歧的例子:
1、房東不能貿然出現
在安省,房東一般不能不經通知就出現在出租屋或公寓裡。
根據安省的規定,除緊急情況外,房東在進入出租屋前必須通知租客。通知必須以書面形式發出,通常需要至少提前24小時提供。此外,通知必須包括進入的原因,進入的日期和時間,以及房東或物業經理的聯繫信息。
2、房東不能在協議中加入「禁止養寵物」條款
很多房東都會在租房協議裡標明「禁止養寵物」,房東為了保護家具的初衷可以理解,然而,根據安省規定,房東一般不允許在租房協議中加入「禁止寵物」條款,如果出租物業是公寓,而且公寓公司明確禁止寵物,則有例外。
3、房東不能阻止客人入住
如果房東想干預你家裡有客人怎麼辦?不要怕,作為租戶,你有權決定邀請誰來參觀和住在你已經租賃的區域。安省也明確禁止房東阻止房客的親朋過夜,無論租房協議中有任何條款。
4、室友/伴侶搬來時也無需通知房東
如果房東以名字沒有被列入租約中為由,試圖干預與你同住的室友/伴侶,不要慌,根據安省的標準租約,所有租戶都可以有室友、客人和額外的住戶,不需要房東的許可。
只要不導致過度擁擠和破壞或損害財產即可。
因此,房東及房客亦先了解法律條文,明白個人的權利及義務,再跟對方交涉。
「維修墊底費」合法仍具爭議
當然,LTB明令不可以的,就是關於「寵物」及「室友」的約束,但除此之外仍有一些「灰色地帶」,例如近來引起不少爭議的「維修墊底費」。有些房東為了防止租客三不五時便要維修不同東西,便在租約條文中加上「維修墊底費」,即每次維修都要求租客付上某一比例或限額的金錢(如80元),這樣便可避免租客甚麼都要求維修。
不過,亦有租客表示,房屋維修是房東的責任,這樣將費用攤分的話對租客而言是「不平等條款」。對於「維修墊底費」是否合法,本刊曾詢問LTB,相關的回覆是「條文沒有不合法,但不鼓勵加入這類條文」。
因此,房東的確可以加入「維修墊底費」,租客如果不希望有相關條款,一定要在簽約前了解清楚,並和房東協議好。
破壞VS正常磨損
有時候,即使有法律條文,如何去詮釋也會引起爭議。網上有一個案,A先生(化名)兩年曾將房子租了一名律師,本以為對方為專業人士,應該凡事有商有量。哪知道在約滿收樓後,發現大理石檯面斷裂,而且爐頭亦遭破壞。他要求對方賠償,但對方竟回覆說這是「wear and tear」(磨損),根據租務條例,正常的損耗是不用賠償的。
A先生無奈表示:「只能說是我太大意了,2年間完全沒查過房,也沒詢問過鄰居我家房子的情況。可能如果我定期查房,不會造成現在的損失。」他有考慮過找律師告上法庭,但律師費及時間往往令他得不償失,最後只好不了了之。
地產經紀Kin表示,這些文字上的爭議,也只能尋求法律意見,而且最後也很視乎當時法官如何判斷。
房客揚言開水浸屋
即使雙方協商好如何退租及還屋,最後也不一定能夠「好來好去」。有經紀分享,有客人因年中終於「買樓上車」,與房東協議好7月13日退租,關於屋內的狀況,大家都沒有任何不滿。
不過,由於房東很緊張,如不能馬上再放租便要獨力支撐「房貸」,所以想早點找人看房。偏偏該客人平日較忙,因此不是所有時間都方便。房東看到客人不能協助他找新租客,最後搬出LTB的條文,說只要有24小時通知,他們有權帶人來看房。
事情越來越僵,客人亦搬出二樓浴缸一直漏水,房東一直不願維修一事來反擊,最終雙方決裂,客人更揚言要「開水浸你全屋」!事情發展到這地步,幸好雙方經紀努力協商,才有轉機。「其實大家肯溝通,了解後發現客人有一星期要忙買樓手續事宜,房東亦答應將睇樓時間訂在其他時候,時情很簡單便可解決。」
四大建議化分歧
針對這些不同的爭議,地產經紀Kin Wong為各位房東房客提供以下建議:
1) 一人讓一步
最重要是不要威脅對方,有任何苦衷大家不妨先講清講楚。大部份人都是reasonable的,也不是刻意要為難你。
在協商過程中不要只是request,因為所謂協商,就是大家都要讓步才成事。很多案例可發現,其實雙方了解大家難處,一人讓一步之後,大部分問題都可圓滿解決。
2) 入住前先拍照紀錄房屋狀況
房子有人住,有損耗是正常不過的事。要保障雙方權益,我一般會建議租客及房東,各自都將房子交易前的狀況,拍攝照片,然後寄一份給自家及對方經紀作紀錄保存。這樣的話,有甚麼是原本有的,還是後來再弄壞的,雙方都可以有更客觀的參考。
千萬不要因收樓時覺得房子都「正正常常」便懶不去做多一步。
3) 維修問題盡早通知業主
雖然有些人會覺得小修小補,不用麻煩業主,但即使你自費,甚至是自行修理,也應該要通知業主,讓他了解房子有何轉變。至於一般需要修繕的東西,更應在出問題時第一時間告訴業主。
業主亦可定時通知租客,登門了解情況,不然幾年沒看過房子,收樓時與期望當然會有很大落差。
4) 主動溝通
其實說穿了,良好溝通最重要。以睇樓為例,房東了解物業中會不會有貴重財物,小朋友以至不方便經常有人出入?租客方面亦大可主動提供一些合適的時間,最好大家都安排到在一星期某兩三日內,可以盡量讓所有準租客來看房,然後簽一份showing arrangement,便不會有爭議了。

 
相 關 文 章
[金頁專題] 關稅未殺到建材先起價50% 裝修師傅為保飯碗不敢加價 (2025 / 05 / 01)
[金頁專題] 百年老字號Hudson's Bay清盤 原址改建住宅區供3,400伙入住 (2025 / 05 / 01)
[金頁專題] 新「反恐屏障」現聯合車站 毫無美感令市中心變廢墟 (2025 / 05 / 01)
[金頁特寫] 萬錦各社區 配套齊備 樓房各住所需 (2025 / 05 / 01)
[金頁專題] 經濟差罪不在關稅 學者:買樓發達天荒夜譚 (2025 / 04 / 24)
 
 
     
 
 
 
 
 
 
  地產特寫     置業資訊
 
  時事話題 | 金頁專題 | 新盤面面觀 | 商場透視 | 金頁特寫
   
  地產字典 | 網上資訊 | 家居保險 | 置業概覽 | 市場脈搏
  安居指南     經紀索引
 
  命轉乾坤 | 法律講場 | 登堂入室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廣告刊登     幫 助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Ming Pao Daily News Web Channel Series - Gold Property Channel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