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克區一直是港人移民的最愛,由於交通方便,區內亦有不少大型商場及超市,可以算是一個「小香港」。不過,隨著樓市轉淡,租務市場亦開始轉向,曾經的「賣家市場」不再,亦令北約克走下神壇。
有地產經紀指去年十一月,不少客戶要一連入十數間柯化,才可成功租到地方,一年後找四、五家已可成事,有部份房東甚至不像以往那樣要「查家宅」。
而「自願交一年按金,否則免談」一直是北約克租屋的「潛規則」,但有新租客表示,最近房東僅要求「自願5個月按金」,而且有商有量,反映需求不再如以往熾烈。

一年升近500元
Adrian在去年4月,一家四口移民多倫多,由於他走Stream A,要每天到大學上課,加上有兩位小朋友要上學,因此早在移民前2、3個月,便已鎖定北約克區。「過來之前在網上做足功課,發現多倫多的交通系統不算很好,至少跟香港差天共地,要想有較好的生活配套,只有北約克及市中心區比較適合,奈何市中心的租金太貴,因此便選擇了北約克區。」
他指,去年4月份,租金仍未狂飆,因此他幸運地以2,100元,在Finch station找到了一個1房1Den的單位。雖然Condo有近20年樓齡,但由於車站很就腳,生活配套亦很充足,因此他們一家都很滿意。
「想不到我們搬來後不久,便見證到附近租金的升浪,以及大量香港人遷入。」他笑說。Adrian指,大廈住客有一個「香港人群組」,短短兩個月,人數便由他搬入時的數十人,增加到兩百人:「然後在群裡你聽到很多新人分享,他們的單位(與Adrian家間隔一樣)比我住的貴100..200..250,然後到今年5月,租金已升到2,650元,一年間升了五百多!」不過,由於舊樓有租金管制,加上交通真的方便,因此他們那屋苑不管怎樣加也是供不應求。

去年搶柯化情況嚴重
翻查紀錄,今年8月是該社區租金的顛峰,1房1Den平均要$2,800,對此Adrian表示毫不驚訝:「有些新來的朋友指,由於這個屋苑各方面都很理想,因此即使高出市價,也是一屋難求。為了搶offer,交一年按金是基本,有經紀教他們要再將租金mark up一兩百元才有機會。那段時間,大家都抱怨北約克租金瘋狂,但偏偏仍有很多人千辛萬苦也要選這裡。」
後來,Adrian在一次港人聚會認識了今年11月來北約克的Cindy,一問之下,才知道近兩三個月,市場突然大轉向:「記得當時她跟我太太抱怨說,房東要求她交6個月按金,她覺得很不合理,後來找經紀拉鋸了一輪,最後要5個月按金。Cindy問我們加拿大市場是否真的與香港差那麼遠,香港一般只要2個月按金就可以。」
Adrian坦言,那一刻他們不知應如何向Cindy解釋:「雖然多收按金是違法,但為了搶offer,很多租客也要在文件中強調自己是自願繳付,而我自從來加拿大以來,從未聽過在北約克租屋,可以5個月按金成交。在7、8月的時候,如果你不肯prepay一年,基本上房東都不會浪費時間與你討論。」他補充,一開始是由於新移民大多未有PR,在加拿大只有臨時居留的身份,因此房東為保障自己,只能預收之後一年的租金,但慢慢房東似乎「養大了胃口」,不管甚麼情況都要求一年按金:「在群組內有不少家庭,已拿到了PR,而且夫婦兩人都有工作,但當初仍被房東嫌三嫌四。」
現在樓市轉向,Adrian坦言不感意外:「因為這個價錢,在市中心、萬錦、烈治文山也有不少選擇,如果我們一開始來,租金要$2,300以上的話,我想我們也會搬到其他區。」

新移民指該區租金與香港相若
至於Cindy則表示,她住在Adrian旁邊的屋苑,也是近二十年的舊樓,她跟男友在事前沒有搜集很多資料,因此並不知道原來北約克這麼「有名」:「一開始打算住在Downtown,就算是新樓也比這裡便宜100至200元。不過,後來聽人說,Downtown常常塞車,而且有很多露宿者,晚上不太安全。同時,經紀又多次分享這邊的樓盤,最後才選擇了這裡。」
Cindy坦言,現在$2,450的租金,對他們兩人來說,也只是勉強可以接受:「我們家不足700呎,如果換算成港幣,月租跟香港的新界樓差不多價錢,我們覺得太誇張了。不過我們也明白,兩個人剛來,既不了解這裡的風土人情,也沒有人脈,總是要交學費。」
她表示一年約滿後,她們很大機會搬到其他區:「我剛剛成功將車牌轉成G牌,應該過冬後會買車。明年如果有車的話,我們多付一兩百元,便可在萬錦租到一個2房甚至2房1Den的單位,既然從香港來到這裡,當年希望有更大更好的居住環境!或許我們遲來,沒有比較的機會,但如果要$2,800再prepay一年租金,我想我們絕不會揀North York。」

經紀指比去年同期租客少兩成
地產經紀Kin曾幫很多香港移民找租盤,他表示,像Cindy這種想法的香港人為數不少:「North York在很香港人心目中,只是一個中轉站。有不少客人住一年、兩年後,便會搬到萬錦,或者在烈市一帶買屋。或許因為萬錦真的是有一個相當完善的港人社區,即使老人家在那裡生活,完全不懂英語也沒問題。同時,萬錦的學校、教育配套也很好,不少家長最後都希望落戶那兒。」
Kin續指,北約克的租務市場,明顯沒去年那麼有活力:「與暑假旺季比較當然沒意義,不過即使是與去年11月的時間相比,今年在北約克租屋的人也明顯少了兩三成。同時,去年一般要幫客人入10間以上的offer,才可成事,不過今年一般情況下,三四間已可找到合適的地方。」
他補充,現在的房東,亦未有如過往那麼「高要求」:「去年需求大的時候,很多要查家宅,當然我們作為經紀也明白,如果不慎找到無良租客後果嚴重,因此也很體諒並會盡量配合。不過,剛剛做了位在北約克找租盤的客人,他因私隱問題,只願披露一些基本的資料,但仍沒有被房東問長問短,這種情況是過去少見的。」他指,房東對文件、按金及租客入息證明等等的要求,某意義上也反映了該區有多「搶手」,現在房東大都比較「鬆手」,是否轉為買家市場尚是言之過早,但可以肯家的是北約克的市場已不如去年活躍。
或許是由於香港移民高峰已過,大部份有意移民加拿大的人,在早兩年聯邦政府宣佈「救生艇」計劃後,大都已過來,即使現在仍有港人移民,但已不如過往那麼多。
其次,部份在北約克「捱了一年貴租」的人,在多倫多站穩陣腳(特別是買車後),都會選擇搬到其他地區,變相令該區的租盤供應增加,而且在高息壓力下,業主不能像以往「慢慢揀租客」,而是希望將單位盡快出租。

新樓多租客有更多選擇
另一方面,在北約克、士嘉堡、萬錦及多市中心,今年也有不少大型Condo相繼落成收樓,這種情況下,也令市場上1房2房單位的供應增加,變相令租戶更多選擇。
Henry兩個月前在市中心收樓,並將他的一房單位嘗試以$2,300放租,不過反應一直冷淡,最後他只能以$2,150將單位租出:「我的單位是新樓,而且能看到CN Tower,在市中心有不錯的景觀,交通也方便,但最後竟要降價放租,實在是有點意料之外。」
如果以市中心的新樓仍要減租的話,那麼北約克這個新手村風光不再,也就不是甚麼奇聞了,始終論方便、論娛樂,市中心都是大多區,甚至是加拿大數一數二的。
對於後市發展,Kin指北約克的租金及賣價短期內難有突破:「主要看失業率及移民人數,如果按現在的數據去分析,該區未來再有調整的機會較大,如果說要重上之前的高峰,相信很困難。」
不過,他亦同時指出,不管北約克這時期的調整如何,它仍是很受租客追捧:「剛剛做香港移民租盤時,士嘉堡與北約克的查詢是五五開,但之後比較少人留士嘉堡,而北約克則越來越多。在可見將來,我認為該區在華人心目中,仍是與萬錦及烈市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