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移民家庭到埗後,選擇落戶萬錦,當中一個最大原因,莫過於萬錦區有多個「名校校網」,除了傳統在省內排名數一數二的學校,連一些較新的校區,如Wismer,近幾年都開始迎頭趕上,該區有中學甚至擠身省內前十名。
但同一時間,萬錦的交通擠塞、租金屋價屢創新高,再加上近一兩年的治安問題,亦令很多家長開始探索其他可能性。有家長甚至直言,「萬錦太多華人學生,完全不是我們心目中的加拿大,我希望小朋友可以更好融入本地的文化及學好英文,而不是生活在一個中國文化為主流的環境。」
亦有家長指,「寧可選擇一些排名不是最Top,當然亦不能太差,但競爭沒那麼激烈的學校,有時看小朋友讀得這樣辛苦,跟在香港有甚麼分別?」
地產經紀Kin Wong亦指,為子女選擇合適的學校,不能單看學校排名,「要由他們的專長考量,甚至遠少少了解他們未來的Career Path,再按學校課程、資源分配及校園設施去比較,才可選擇最適合子女的學校。」

怕女兒將來工作難融入本地文化
Sherry一家去年從萬錦搬到Aurora,除了屋價,「太多華人」竟然也是轉校的原因:「我們去年拿到PR,便準備買屋,同時要考慮兩個女兒長遠的讀書及生活環境。如果單說屋價,坦白說Aurora普遍跟萬錦不會差太多,一間Freehold鎮屋,也要近一百萬。我們最終選擇北上,是由於女兒學校,真的有9成都是華人學生。有時會想,生活在萬錦,衣食住行都越來越似香港,那麼當初移民的意義好像失去了。」她指,她不抗拒華人學生,至少比較少校園欺凌、濫藥等問題,但同時她希望兩個女兒可以更徹底融入本地文化。「將來她們出來工作,始終都要融入,如果在一個完全以中國文化為基底的地方成長,感覺將來她們更難適應。」
最後,她們在7月搬入Wellington,步行10分鐘,便可到細女的新學校:「細女讀WPPS(Whispering Pines Public School),去年9月才新開,facilities 最新。我覺得好好。」她指雖然是新學校,但感覺到一切都朝好的方向發展。
「我個大女Dr GW Williams有new campus,又大又新,好過好多high school environment。可能你會覺得排名最重要,但其實加拿大跟香港最大的分別,就是香港學校太細,除非是名校,否則很難有好的校園生活。來到加拿大,我希望她們可以好好享受童年,及優質的校園生活。」
談及學校排名,Sherry指Aurora學校的排名,或許不如萬錦,但也不差:「當初都有睇rating,一般7分或以上我們都可接受。因為我們一家並不追求名校。買屋之前,亦有考慮Newmarket high school旁邊的小學,住附近可輕鬆步行到去中小學。」

烏克蘭移民專揀華人校區
來自烏克蘭的Alex,一家同樣是去年搬到Aurora,他的兒子現在是Sherry細女的同學。跟Sherry不同,Alex正是希望找一些更多Asian學生的校區:「我們一家2022年移民到加拿大,原本住在Mid Town,但那邊的學校似乎不太適合兒子。這兩年他在課業上沒有太多進步。當時聽學校很多家長說,亞裔學生上課比較有規矩,有紀律會完成課業,我想這環境或許更適合他,因為他平日太易心散,如果課堂太自由,同學又太隨意,他慢慢會失去動力。」
Alex指,由於他都是在家工作,因此搬到比較偏遠寧靜的Aurora也沒有問題,「現在校內有7成左右是華人學生,這一年兒子上學也很開心,華人家長亦很友善,很多都是街坊,平日大家打成一片,這種鄰居關係也比在Mid Town的Condo更好,我想這環境亦更適合我們一家人。現在我將車房改裝成辦公室,平日他放學後,我便打開車房門,一邊工作一邊親近大自然,及看兒子跟鄰居小朋友嬉戲。」Alex總結。
班主任講廣東話反令孩子難適應
去年12月趕上Stream A尾班車的Danny,兩位兒子在北約克讀書,他坦言一開始覺得該區是「港人新手村」,易適應,後來發現「太易適應」也是一個問題:「大仔的情況還好一點,開學一個月左右已有新朋友,而且敢轉講英文。細仔班上幾乎全是華人學生,而且7成識廣東話,反而令他在學校以外的地方,表現得很不安,而且不太敢開口說話。」
Danny指,細仔其中一位班主任,也是香港移民,而且講廣東話,一開始以為可以令細仔更識適應,但事實卻剛好相反:「當細仔知道班主任講廣東話,平日大部份時間就黏著老師,有困難也是找老師,最後反而令他完全走不出廣東話以外的環境。」他指,現在大仔已開始融入,最近更加入學校棒球隊,四處比賽,同時認識不同的人;反而細仔感覺舉步為艱,仍然在努力適應。
「雖然住在北約克,我到大學上課的時間會更短,但為了令細仔可以徹底走入加拿大的文化環境,我跟太太正考慮,可能在暑假搬到北邊的小鎮,新學期在新的校區重新出發,看看能否幫弟弟走出困局。反而哥哥曾經隨隊到Aurora比賽,他說北邊的環境跟北約克完全不同,但他很喜歡這種鄉郊一點的生活。」

經紀:排名以外四大考慮因素
Kin分享道,過往為客人揀校區,除了學校排名,一般都會考慮四方面,才算是全方位考慮小朋友的需要。「最重要是學校課程與資源,包括學校提供嘅專長課程(法語沉浸、STEM、藝術等)、特別班(例如IB、E班(電子學習))、師生比例及班級規模、老師資歷經驗等。」
除此之外,課外活動與校園設施亦很重要,特別是加拿大教育重視多元化發展,「我會建議大家觀察校園有否完善運動場、圖書館、電腦室等;課外社團多唔多,因為多元活動有助孩子全面發展。」
近年,多倫多(甚至全加拿大)的治安問題令人擔憂,Kin指社區特質與安全也不可以忽略,畢竟這是你孩子將會在這裡成長:「留意社區平均收入和學歷(影響教育投入)、附近父母社群活躍程度,以及犯罪率/交通狀況 。家長可以實地行多幾圈,睇睇環境是否安全、街道乾是否乾淨。這些要實地考察,不要只看網上風評。」
最後,Kin指要考慮交通便利度,「考慮學校距離、校車或公車路線、通勤時間與道路擠塞情況。方便嘅交通減低家長載送壓力、亦令孩子上學安心。」

嚴選萬錦外的優質校網
地產經紀Kin Wong指,近年萬錦北邊的城鎮,房價因環境及校區慢慢被帶動,部份升值空間更堪比萬烈二市。
Aurora
較小鎮,人文環境清靜。Holy Spirit天主教小學Fraser評分7.9/10,排名全市第346 ;Rick Hansen公校亦不錯(7.7/10)。該市近年興起大量新社區,房價較萬錦略低,而且落成多新屋;學校教學質素穩定,交通又有404高速公路。
Newmarket
近年城區擴充,房價比萬錦、列治文山略平。Bogart公校Fraser 7.8/10 ,常年排市內榜首,新華裔家庭青睞。其他如Stonehaven、Clearmeadow等公校亦具一定實力;本鎮有高速公路及GO火車站,通勤方便。
Whitchurch-Stouffville
屬城郊新興地區,發展快速。Oscar Peterson公校Fraser 8.3/10 ,是城內最佳小學之一;Barbara Reid公校也有8.2/10評分。此地有大量剛興建嘅獨立屋和鎮屋,環境寧靜,遠離市區塵囂;雖然社區規模較小,但因價格相對可負擔,不少家庭遷入。
除了新區,他亦指由於市中心租金房價回落,因此亦不妨考慮市中心的傳統名校,同時烈市及北約克,亦有不少「滄海遺珠」,值得注意。
Bathurst Manor
我們先看看Bathurst Manor,這裡的Avondale Elementary School和Avondale Secondary School都獲得了EQAO的滿級評分。同時,TDSB排名第三的William Lyon Mackenzie Collegiate Institute也在這裡。

地產經紀 Kin Wong
Lawrence Park
接下來是Lawrence Park,這裡的Blythwood Junior School和Lawrence Park Collegiate都是TDSB中的佼佼者。
Bayview Village
別忘了Bayview Village,這裡的Hollywood Public School 是TDSB的頂級小學。不僅如此,這裡的住宅選擇也非常豐富。
Rosedale
在Rosedale,Rosedale Heights被譽為加拿大最好的學校之一,如果你的孩子對藝術有興趣,這裡會是個很好的選擇。
Leaside
Leaside社區擁有14所公立學校、6所天主教學校和2所私立學校,是個接受優質教育的好地方。 Northlea 小學和中學也提供法語沉浸課程,而North Toronto Collegiate在TDSB中學排名第六。
Bloor West
Bloor West,綠樹成蔭的街道、便攜的公共交通,還有TDSB中排名第二的中學Bloor Collegiate Institute,這裡是家庭居住的理想社區。
Hillcrest Village
Hillcrest Village,可能是你忽略的一塊寶地。這裡有三所評分很高的公立小學:Hillmount、Arbor Glen 和 Seneca Hill 均為9分以上。
High Park
最後,我們來到了High Park,這裡不僅每年舉辦櫻花節,還有多倫多地區教育局 (TDSB) 的頂級中學Ursula Franklin Academy,位於安省排名第四。另一所Runnymede公立學校在TDSB中排名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