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置業頻道
 
 
           
 
 
 
 
 
 
樓市跌 PR拖 海外稅辣 不諳法例 夾死港人樓花客 2025 / 08 / 21 

幾年前,香港的樓花展銷會熱鬧非常,加拿大發展商的展台人頭湧湧。銷售員打着「移民置業」的口號,號稱救生艇政策三個月內就能批出永久居民身份(PR),樓價還會不斷升值。對不少準備移民的香港家庭來說,這似乎是一條夢想安居樂業的捷徑。
來到2025年的今天,樓市下跌、移民進度延誤,原以為只有一年的非居民投機稅(NRST)延長至2027年,許多移民港人發現自己正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地產經紀Belle坦言:「好多客人一開始完全不清楚加拿大買賣樓花的程序,結果交樓在即卻資金斷裂,甚至要蝕賣脫手,隨時半生積蓄全失。」
樓市下行樓花變負資產
許多於2021至2022年間高位購入樓花的香港新移民,如今正面對交割前最嚴峻的考驗。樓價持續下跌,使得銀行的估值遠低於當初的買價,令這一批買家將面對銀行估值不足而難以承造按揭的窘境。
Belle解釋:「若當時以100萬元購入,如今銀行僅估值80萬。買家原以為20萬首期已足夠,最後卻要額外再籌20萬,否則根本無法完成交易。」
她提到,曾經有一名客戶求救,他於2022年購入市中心樓花,首期20萬已全數繳清,本以為穩妥。豈料銀行最新估值大幅下跌,令其需要臨時籌集額外資金。為此,他不僅向親友四出借款,甚至考慮出售香港物業。對於剛移民、尚未站穩陣腳的家庭而言,這樣的壓力難以承受。
Belle Wu
Broker of Power 7 Realty
稅制辣招侷食25%稅
在眾多困境中,最令新移民難以接受的是非居民投機稅。根據安省規定,非永久居民購買住宅物業,必須額外繳付樓價25%的稅款。以100萬元物業為例,需即時另付25萬。
若能於四年內成功取得PR,並證明夫妻雙方一同長期居住於單位內,稅款方可退回。但條件極為嚴苛。Belle強調:「必須是整個家庭同住。若丈夫長期回港工作,而妻子與子女留在加拿大,便不符合要求。」
她舉例,曾有客人於香港展銷會購買多倫多樓花,當時,很多第一年就用救生艇政策移民的人聲稱「三個月內可獲PR」,遂大膽落訂。誰料數年過去,PR仍未獲批。如今交樓在即,物業價值100萬,但需額外支付25萬NRST,而因丈夫常駐香港工作,最終失去退稅資格。對這家庭而言,這筆額外開支不單打亂財政,更徹底粉碎了他們的安居計劃。
樓花轉讓不準用社交媒體宣傳
無法交樓的買家,往往會將希望寄託於Assignment Sale(樓花轉讓),希望在交樓前將單位轉讓他人,以免承擔更大損失。但這條出路亦不容易。
Belle指出,當樓市下行、交投低迷時,本就鮮有人積極尋覓樓花。更嚴峻的是,大部分發展商禁止業主將轉讓盤公開放售於MLS或社交媒體,業主只能透過私下渠道尋找接手人。這樣的情況令出售難度大幅增加。
即使業主成功找到潛在買家,情況亦未必樂觀。Belle解釋:「現在的買家十分精明,只要稍作資料搜集,便會明白樓花業主在交樓前所面臨的困境。既然知道賣方急於脫手,他們自然會在議價時進一步壓低價格。」在這種環境下,轉讓價格往往遠低於原本的入市價,業主即使成功脫身,亦難免蒙受重大損失。
展銷會隔山買牛中伏
許多移民港人期望一到埗就可以定居在自已購買的物業,因此,他們很多都會透過香港展銷會購買加拿大樓花,但Belle指出,這些在香港的銷售人員往往並非本地持牌經紀,信息未必準確,更可能帶有誤導。
她指出,曾有買家購得單位時,被告知「600呎室內再加200呎露台,共800呎」,呎價相對便宜。實際上,在加拿大,露台面積並不計入實用面積,單位僅有600呎。買家最終發現,原以為的「超值」完全是一場誤會。
另一名買家更被銷售人員宣稱購得「市中心黃金地段」,收樓後才驚覺位置偏遠,不但不在金融區,甚至連地鐵站亦無,需先乘電車再轉地鐵。租金回報遠低於預期,升值潛力亦大打折扣。Belle認為:「許多港人以為在香港買樓的邏輯可以直接套用,但隔山買牛往往導致嚴重資訊偏差。」
「撻訂」之餘仲要追差價
部分買家誤以為放棄交易僅會損失訂金,情況只需如香港的「撻訂」。然而,Belle 指出,在安省法律下,後果遠比預期嚴峻。「發展商除了有權沒收訂金,還可入稟法院,追討樓價跌幅、佣金及利息。若買家仍不履行賠償,發展商更可申請釘契(Lien),將賠償責任延伸至業主名下的其他物業或資產。」
這類釘契即使不會直接影響物業的市場售價,卻會令業主在出售該物業時,須將售價的一部分先行撥付予發展商,以抵銷未能完成樓花交割所造成的損失。換言之,花半生努力購置的自住物業即使最終成功出售,回籠資金亦未必完全落入自己口袋。
更為嚴重的是,若涉案金額龐大,法院甚至可能裁定,買家日後每月的工作收入需撥出一部分作為持續賠償,直至清償為止。對新移民而言,這意味著不單止「現有資產」受到限制,連未來數年的「勞動收入」亦可能被綁死,形成長期的財政壓力。
Belle強調,這些後果往往出乎港人想像。「不少客戶以為最壞情況就是失去訂金,但事實上,加拿大的法律制度會盡量保障發展商,令買家即使放棄樓花,仍需承擔沉重責任。」
違約除了資產被釘契、收入被扣外,另一個最沉重的後果是信用紀錄的長期受損。Belle 指出,這類司法訴訟或債務糾紛會在買家的信用報告上留下記錄,通常會維持至少六至七年。在這段期間,個人的信用分數將大幅下降,直接影響未來的財務規劃。
對計劃再置業的港人而言,信用紀錄不佳意味著獲批按揭的機率大減,即使成功批出貸款,利率亦會顯著提高,令置業成本大增。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亦會受到波及。例如,申請車貸或租賃車輛時,不僅較難獲批,租賃利率亦遠高於一般水平。
這種影響不止於大型財務決定,還可能波及即時的居住需求。部分新移民因未能交割樓花而需要另覓住所,但若信用紀錄已被標示為有違約紀錄,業主或物業管理公司在審核租客背景時,很可能因此拒絕承租申請。換言之,信用受損不僅是財務問題,更可能演變成基本生活安排上的困境。
Belle強調,很多人低估了信用紀錄的重要性。「在加拿大,信用報告十分重要。你可能以為只是一宗樓花交易的失敗,但實際上,卻會拖累你未來六七年的生活。」
臨時入伙費暴升至$7000
即使買家能夠順利完成交樓程序,仍然要面對一項鮮為港人熟知的沉重支出,Occupancy Fee(臨時入伙費)。在物業尚未完成最終上契前,買家並未正式成為業主,因此需要向發展商繳付這筆費用。Occupancy Fee的組成一般包括三部分:一是物業的日常管理費;二是地稅的估算金額;三是發展商向銀行借貸的利息分攤。
Belle解釋,很多人誤以為Occupancy Fee僅相當於交租,實際上其最主要的開支來自銀行利息。由於過去幾年加拿大經歷快速加息,發展商在建造樓宇時同樣需要依賴銀行融資,當利率急升,發展商便需要將更高的利息成本轉嫁到買家身上,以此形式收取Occupancy Fee。換言之,當利率處於高位,業主所需承擔的臨時入伙費便會大幅增加。
她舉例指出,目前烈治文山部分鎮屋單位,每月的Occupancy Fee高達7,000至8,000元,比實際供樓更高。許多家庭形容這筆費用「比在外面租屋還要昂貴兩倍」,而且由於Final Closing未完成,這筆開支完全無法累積成日後的供樓本金,可謂純粹的「沉沒成本」。
此外,Occupancy Fee的長短亦受樓層影響。對於共管大廈而言,建築工程通常由低層逐步興建,低層單位較早完工,買家更早進入Interim Occupancy(臨時入伙期),因此需要支付較長時間的Occupancy Fee。相反,高層單位在整體大樓接近竣工時才會進入臨時入伙階段,業主實際支付的Occupancy Fee日數較少。
Belle提供一個實用建議:「若以投資或自住考慮,選擇高層單位不僅景觀較佳、升值潛力更大,還能減少臨時入伙期的財政壓力。很多買家忽略了這一點,結果低估了未來的開支。」

 
相 關 文 章
[金頁專題] 樓市跌 PR拖 海外稅辣 不諳法例 夾死港人樓花客 (2025 / 08 / 21)
[金頁專題] 垃圾車殺經濟車太大難掉頭 逼Dundas街舖減6成 (2025 / 08 / 21)
[金頁專題] 奢華3900萬Oakville湖畔豪宅 私家碼頭與噴泉造景盡顯氣派 (2025 / 08 / 21)
[金頁專題] 買家回來了! Condo價仍比去年低一成 (2025 / 08 / 21)
[金頁專題] 屋主出售又出租 地產市場窄幅上落 (2025 / 08 / 21)
 
 
     
 
 
 
 
 
 
  地產特寫     置業資訊
 
  時事話題 | 金頁專題 | 新盤面面觀 | 商場透視 | 金頁特寫
   
  地產字典 | 網上資訊 | 家居保險 | 置業概覽 | 市場脈搏
  安居指南     經紀索引
 
  命轉乾坤 | 法律講場 | 登堂入室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廣告刊登     幫 助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Ming Pao Daily News Web Channel Series - Gold Property Channel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