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社交平台瘋傳一個「生活秘技」,聲稱只要擰動水龍頭底部的螺絲孔,便能瞬間提升水量。原意只是解決家居水壓不足的小煩惱,卻意外釀成連串「爆水」災難。大批網民跟風模仿,結果螺絲鬆脫、水柱狂噴,屋內瞬間變成水浸現場,照片與影片更在網上瘋傳,場面啼笑皆非。
但這個「秘技」究竟是否有效?還是另一場誤導大眾的荒謬鬧劇?專業水喉師傅阿南直言,解決水壓問題最可靠的方法,始終是透過市政府檢查供水系統,而非亂動止水閥門。否則,一旦弄壞牆內喉管,本來免費便可解決的小事,隨時演變成動輒數千元的維修噩夢。

上網跟風學DIY隨時賠數千元
阿南師傅笑言,今次網友「爆水」事件,最大問題在於「整錯位」。若只是正確調整三角凡爾,並不會引發爆水,惟不少人誤拆牆內喉管,導致嚴重損壞。「一旦牆內喉管爆裂,維修費動輒過千元,甚至需要重做整個浴室。」
他提醒大眾,網上偏方並非萬靈丹,尤其涉及水電等家居工程時,更應慎重。「若不懂原理便隨意模仿,隨時賠上幾千元,實在得不償失。」
阿南師傅指出,網民所擰動的位置,實際上是俗稱「三角凡爾」的止水閥。這個部件通常安裝在洗手盤或馬桶的下方,用途是在需要維修或更換水喉設備時,臨時關閉水源,防止水流湧出。
他強調:「三角凡爾的設計本意並不是日常調節水壓,而是方便維修。如果屋主誤以為可以透過擰鬆閥門來改善出水量,甚至硬生生扭過頭,令零件損毀,就有可能引發爆水事故。」
三角凡爾雖然可以細微調整水流,但一旦扭鬆或扭壞,便會失去密封作用,水壓隨即衝破接口,形成漏水甚至水浸。「輕則要到總水開關把水源關掉,幾日無水可用;重則全屋水浸,維修費動輒以萬元計。」

水壓不足可找市政 DIY水喉都要睇房屋類型
不少新移民家庭,初到加拿大後經常抱怨水壓偏低。阿南師傅提醒,與其胡亂嘗試,不如按部就班檢查:
第一步,先查看洗手盤底下是否設有三角凡爾。「大部分新屋都有這個閥門,如果只開了一半,將其開至全開,水壓自然會改善。」
第二步,檢查地下室的總水開關。「有時候總掣未完全打開,導致全屋水量不足。嘗試將其扭至盡頭即可。」他補充,即使開着水流同時扭鬆總水掣,也不會構成問題,反而更容易觀察水壓是否有改善。
若確認已全開仍無改善,便需考慮市政供水問題。「入水屬於City管理範圍,屋主繳交地稅時已包括水費。若懷疑水壓不足,可直接致電市政府,通常兩個工作天內便會派人檢查及維修,而且市政並不會為入水喉工程向業主收取費用。」
加拿大人普遍熱愛DIY,但阿南師傅提醒,不同住宅類型應有不同處理方式,並不是所有物業都適合「親力親為」。
對於獨立屋或鎮屋,若具備相關知識和工具,可以考慮自行更換水龍頭。「只需水喉鉗和電批,操作並不複雜。」不過他強調,若屬租屋情況,應先與屋主溝通並事先取得同意。
至於Condo,阿南師傅則嚴正反對自行維修。「一旦爆水,水浸至樓下單位,隨時牽連數層,賠償金額可達天文數字。住Condo的居民,務必聘請專業人士處理。」
談到水管保養,阿南師傅建議定期清理水龍頭的濾網。「這部分相當於冷氣機的隔塵網,拆下沖洗即可,無須特別關閉總水掣。一般而言,一年清理兩次已足夠。」
至於深處水管可能積聚水垢的問題,他提醒切勿自行以硬物或「蛇仔」強行清洗。「供水系統屬於市政府管理,若懷疑水流受阻,應交由City處理。切勿自行拆動,以免損壞管道。」
他又補充,不同屋齡的房子情況各異。新屋大多使用PEX膠喉,二十年內幾乎無須擔心水垢;反而舊屋使用銅喉,積垢問題更為明顯。「很多業主以為銅喉較耐用,其實誤解了材料的壽命。以我的經驗,屋主到百年歸老,膠喉仍然完好。反而銅喉更易氧化或磨損。」

空置期後租客誤會無熱水
除水壓外,不少租客亦曾抱怨熱水不足,懷疑熱水爐損壞。阿南師傅則指出,部分情況並非器材故障,而是設定問題。「有些業主為了節省電費,在房屋空置期間會將熱水艙溫度調低。若新租客沒有調整設定,即使開盡,水仍然偏冷。」
他建議檢查地下室的熱水艙,正常溫度應設於攝氏三十至五十度之間。如覺得熱水不足,可適當調高溫度,往往即可解決問題。

師傅:絕不建議用通渠水
在眾多家居維修問題中,排水管淤塞可謂最常見。很多香港移民,習慣了香港那套「快靚正」的通渠手法,第一時間會到超市購買化學通渠水倒入管道,期望快速見效。然而,阿南師傅卻明言,這是最不建議的做法。
「通渠水之所以能短時間內發揮作用,是因為當中含有強酸(例如硫酸)或強鹼成分,能與堵塞物產生劇烈化學反應,從而腐蝕頭髮、油脂等淤積物。」但這種「快速疏通」往往伴隨高風險。阿南師傅指出:「化學藥劑本身具強烈腐蝕性,如果長時間滯留在管道某個接駁點,就可能令接口變軟甚至滲漏。喉管一旦被侵蝕,修復成本比單純通渠貴得多。」
他解釋,如果堵塞僅屬輕微,例如因少量頭髮或肥皂渣積聚,偶爾一次使用化學通渠劑或許能勉強見效。但若屬於完全堵塞,單靠倒入藥劑不但無法解決,反而可能令殘留物在管道中結塊,造成更嚴重堵塞。更甚者,藥劑在反應過程中會釋放熱能,導致膠喉變形、老化,日後極易爆裂。
因此,專業水喉師傅處理堵塞時,多數選擇物理方法而非化學方法。常見工具包括「通渠藤」或「蛇仔」,這是一種長而有彈性的金屬線,能深入管道,把頭髮、食物殘渣和油脂結成的污垢勾出或攪散;另一種是通渠泵,以真空壓力方式將堵塞物吸出或推走。
除了常見的手動工具外,專業師傅亦會使用大型電動通渠泵,力度更強,能將深處淤塞物以物理方式衝破。這些工具一般家庭不會配備,但效用顯著。阿南師傅強調:「相比亂倒幾支通渠水,直接請師傅上門,用機械方法處理,不單止更安全,長遠而言亦更划算。」
另一個常被忽略的部分是「隔氣」。隔氣的作用是防止臭氣從排水管返滲入屋內。阿南師傅表示,隔氣需要否定期清洗,取決於喉路設計與使用習慣。「沒有一個固定時間表,通常是當你察覺排水緩慢,或是聞到異味時,就可以把隔氣拆出來沖洗。」
他指出,若排水管彎曲或粗糙,頭髮和雜質更容易在其中纏繞沉積,日子久了必然堵塞。「只要定期檢查和清理,隔氣的壽命可以很長,無須動輒依賴化學藥劑。」
要避免管道堵塞,預防往往比事後處理更重要。阿南師傅建議,淋浴間的排水口可安裝濾網,以攔截頭髮和雜物;廚房洗手盤則應避免大量油脂直接倒入。若真的遇上小漏水或輕微滲漏,其實只需一卷價值數元的水喉膠布,便能臨時解決問題。
「所有與水喉相關的小問題,其實都可以DIY。工具便宜,維修快捷。尤其半夜三更突然堵塞或滲水,你未必能即時請到師傅上門。若有基本知識,就能先應急處理,避免擴大損失。」
但他同時提醒,DIY只能應付小規模、低風險的情況。若涉及牆內喉管、總水掣或爆水,便必須交由專業人士處理。否則小錯誤隨時演變成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