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辛苦苦經歷了一場激烈的bidding war,終於「高價搶到」心儀區域的房子,本來以為安心了,卻到真正入學才發現:孩子並沒有被派到你預期的那所學校,而是被分配到距離較遠或評價較差的學校。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花錢還成大冤種」的情況,其實正是因為「學區房」背後有許多政策與制度陷阱。本文將告訴你兩大查學區+學校排名的實用方法,並補充幾個確認真學區的額外技巧,讓你在買房前就把風險降到最低。

一、為什麼會有「假的學區房」?
在加拿大的許多城市,學區(school boundary或attendance area)不是一成不變的線,而是會隨著人口、學生人數、校舍容量等因素調整。尤其在新開發的屋苑、樓花(pre-construction condos/houses)湧入人口時,原本屬於這個社區的「校區」可能已超過容納量。為了緩解過度擁擠,教育局可能把該社區的一部分劃出來,讓新住戶就讀附近其他學校,這樣的新區就稱為 **Holding area** 或 **overflow zone**。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明明買在「看似屬於A校的學區」,實際上孩子卻被派去B校的案例。尤其新樓花社區的住戶最容易受到影響,因為原本畫定學區往往是依照建案尚未完工時的人口估算。當入住之後人口激增,教育局有權重新劃界或啟動過渡安排(portable classrooms, temporary boundary changes)來分流學生。York Region 的政策就明文指出,學校邊界會「每年檢討」,以配合長期預估入學人數。
因此,買學區房時,一定要做到「學區查得準、學校評價查得透、政策風險看得清楚」。下面兩個方法,是最直接、最可靠的查詢途徑。
二、用York Region的「Find Your School / School Locator」查校區
若你購房地點在多倫多北部、約克區(York Region)或其他受 York Region District School Board(簡稱 YRDSB)管轄之地,這是最實用的一招。
操作步驟:
- 打開YRDSB的School Locator / Find My School工具。網站地址為YRDSB School Locator(可從其官方網站進入)。
- 在Locator工具中,輸入你的地址:街道門牌(Street Number)、街道名稱(Street Name)、所在市鎮(City)等欄位。
- 點擊「Search / Locate」後,系統會標出該地址所屬的小學與中學(若適用)校區,並顯示該校的名稱、地址、聯絡方式等資訊。
- 點擊該校名稱,進入學校的資料頁面,可查看該校的教育課程、特色、校車安排、入學政策等。
舉例來說,York Region 教育局管轄範圍內有約180所小學與33所中學。這樣龐大的學校數量,使得手動查學區變得非常困難,但透過校區定位工具,一輸入地址就能快速得出答案,準確性也高。
在拿到校區定位結果後,你還要進行以下補充確認。

三、補充確認:詢問、查年報、看校車政策
除了用Locator工具查出理論校區,還要做以下幾項檢查:
1. 向當地學校或教育局詢問
親自致電該校或地方教育局,詢問「目前是否有 overflow 分配」、「是否曾有 Holding area 政策」、「未來是否有邊界調整計畫」。有經驗的學校秘書或校務人員通常知道最近幾年是否有這類臨時安排。
2. 查年度招生報表 / Boundary Review 報告
某些教育局會定期公佈學校的入學人數、可容納量、每年邊界調整歷史等報告。檢視該校是否已近飽和,是否曾有搬遷學生的記錄。
3. 查看校車 /交通安排政策
若學校距離太遠,孩子是否有校車可搭?通常校車政策會標明哪些地址可以獲得接送,如果該地址不在校車覆蓋範圍,也可能意味著孩子被分配到另外一所學校。York Region 的校車查詢工具就建議:若要確定你家的地址被分配到哪校,應先用校區定位工具,再查校車安排。

4. 注意樓花、預售屋的買家文件
若你購買的是新的開發項目(預售屋或樓花),開發商或銷售中心應提供該樓盤的學區說明書,但這些說明往往是根據最初畫界估算,可能會有變動。你可以要求銷售方出示教育局的正式校區圖與官方回覆,或在簽合約前加入學校分配風險的條款。
以上這四步做完後,你基本能比較有信心知道這間房子是否真屬於你期望的學區,或是否可能被打入「假學區房」行列。
四、用Fraser Institute確認學校質量
會有人說:「學區查到了,可學校水準未知怎麼辦?」這時就派上 Fraser Institute(弗雷澤研究所)的排名工具了。雖然排名不能作為唯一標準,但作為輔助指標非常有用。
Fraser Institute是加拿大的一家知名獨立公共政策研究機構,其每年針對安大略省的中學與小學發表 Report Card(學校報告卡)。最新的 2024 年報告中,安大略省共有746所中學被排名(包含公立、天主教以及獨立學校)。而在新聞稿中,有的報導指出也曾以 689 所中學作為排名基準,應為歷年樣本略有差異。
排名是根據多個學術指標計算得出,其中包括:
- 九年級數學 EQAO(省級考試)平均成績
- OSSLT(Ontario Secondary School Literacy Test,中學生讀寫測驗)初次作答成功率
- 作業遲交 / 重寫比例
- 男女性別差異分析
- 多年來趨勢變化等共8個指標加總成為綜合分數(0–10分)
以某些熱門社區為例:在 Markham附近,Bayview High School和Lawrence Park等校的排名通常在9分以上(例如 9.4、9.5 分)。這樣的高分校通常代表該校學生在省級考試或讀寫測驗表現優異。
至於小學部分,Fraser Institute的Report Card on Ontario’s Elementary Schools 2024也收錄了全省各小學的評分與走向。

First Class Realty
Kin Wong
wongkinho0127@gmail.com
647-614-8802
Kin Wong
wongkinho0127@gmail.com
647-614-8802
如何操作查排名:
- 前往Fraser Institute或CompareSchoolRankings的網站(「School Rankings」)。
- 選擇省份(Ontario)與學校類別(Elementary 或 Secondary)。
- 在搜尋欄輸入學校名稱、所在城市或郵遞區號,點選你感興趣的那所學校。
- 查看該校目前的排名分數、歷年趨勢、各指標成績(如EQAO數學、OSSLT 通過率等)。
舉例說明:
假設你看上一所名叫「Markville Secondary School」(位於 Markham),在排名工具中可能顯示該校在2024年的分數為9.0(滿分10分)並排在省內前5%。你還能看到該校在數學、讀寫測驗、男女差異、進步趨勢等方面的細項成績。若發現該校從2019年的8.5分一路提升到2024年的9.0分,這代表該校有穩定進步的態勢。
需要提醒的是,Fraser Institut的排名並非完美無瑕:有批評者指出它過度依賴省級考試成績,忽略社經背景、學校資源、藝術體育課程等因素,有時可能造成偏差。 因此,排名僅作為輔助工具,不應是唯一依據。
綜合使用的建議:
若某校排名極低(如2–3分),即使校區畫得再好,也應慎重考慮。
若某校排名中高(7–9分)且名次穩定,可作為該校是「好學校」的有力佐證。
若你發現你所在地校區的指定校排名不高,而旁邊某幾所學校排名很優,可以考慮調查是否可轉校或等待邊界變動。
購買學區房,看起來是一條「保險升值 + 教育資源保障」的捷徑,但這條路上暗藏不少陷阱。真正的關鍵在於:
- 校區查得準:利用官方校區工具確定地址歸屬。
- 學校查得透:借助 Fraser Institute 的排名以及趨勢報告了解該校的實力與潛力。
- 風險把控:主動詢問 overflow / Holding area、校車安排、開發商保證書、合同條款等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