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砸奶昔!吵架佔上風不等於贏

[2022-05-24]

吵架佔上風就等於贏了嗎?真正的贏家,應該是在協商後,雙方都獲得更好得結果。

比利時知識型Youtuber 納森.宇天達爾(Nathan Uyttendaele)出書《優雅反駁的技術》提到了溝通標靶的概念,指出你可以有情緒,但別忘了溝通的目的,而溝通有8大進程,讓雙方從劍拔弩張到握手言歡。

《優雅反駁的技術》一書提到2019 年歐洲議會大選期間,曾流行過「砸奶昔」運動,面對不同立場的異議人士,群眾會準備奶昔招待,卻不是用喝的,而是砸在身上。甚至在情勢緊繃之際,維安人員必須要求當地麥當勞停售奶昔,沒想到另一家速食店趁機打了一波奶昔廣告,被指控煽動暴力。

而把場景移至人們身處的辦公室、家裏或社群平台上,往往也是意見不合就開戰,作者提到,這些都落在「溝通標靶」最外圍的「失分地雷區」,包括肢體暴力和語言暴力。逞一時之快的意氣之爭,或許能解一時的悶氣,但要提醒自己的是「這對我們想達成的目標有沒有助益?」

他提出溝通有8大進程,可以讓雙方從劍拔弩張到握手言歡,而「溝通標靶」共分為8圈,從最外圍的肢體、語言暴力,進展到最需要以實力見真章的有效說服,在書中逐一教戰,優化讀者的思考與溝通技巧。

例如,有時候對方採取攻勢,我們也隨之起舞,讓局面一發不可收拾,這時不妨深吸一口氣提醒自己「他也許不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對方可能有很好的理由跟我們持不同意見,讓他陳述完觀點,對自己不會有損失,這不是隱忍讓步,而是達成目標的方法。

此外還有「把對方當成自己重視的人」,因為在交流意見的過程中出言不遜,有時是因為人們沒有把對方視為同樣有血有肉的人,導致同理心缺乏,但他們和我們一樣,都只是在尋求達成目標的途徑。

在把話說出口之前,不妨先自問,「我會把同樣的話說給自己重視的人聽嗎?」

作者也分享,「面對地獄來的對手,毅然退出戰場也是一種勝利」,尤其當對方無法理性溝通,淪為情緒性發言,「溝通流程圖」告訴我們是該喊停止血的時候了。

同樣我們也該反思,如果對方的論點很有說服力,我們是否有改變立場的彈性,或是我們自己才是那位冥頑不靈的對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