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的新難題 (黃志成醫生)

[2011-10-20]

黃志成,臨牀腫瘤科醫生。 自幼喜愛探求世間各種知識,做事三心兩意(真心、愛心、同理心;會意和留意),堅信成功抗癌,需包括專業的治療、健康的心靈,及至親的愛。(wongfrank2003@yahoo.com.hk)

標靶治療是透過獨特的藥物,對付癌細胞內的目標變異基因信號,以控制癌細胞的生長及活動,特點是藥物具針對性及極昂貴。

五十五歲女病人,非煙民,卻不幸患上晚期肺癌。她的鬥志很強,化療的副作用她也能一一克服。可是癌魔卻沒有欣賞她的勇氣,腫瘤最後擴散到她的腦部:這是最壞的消息。

「仍有方法嗎?」她問。「妳的體質已很差了,化療也無法再做了。要不要試一隻名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 的標靶新藥?每天口服一次,藥費很貴,癌病也不會因此而斷尾的…」我答。

「也總得一試。」她肯定地說。

新藥療程開始了兩周,她全身腫瘤逐漸縮小。服藥八周後到現在,三年間她全身癌腫再也未見踪影。

「一年十八萬藥費,這些日子妳如何應付?」我問。「我其中一個女兒出嫁後,已辭掉了工作,專心照顧家庭。為了我,她重回工作。我多年來的藥費,就全靠她了…」多麼令人感動的孝心。

五十歲男性病人,家庭唯一經濟支柱,剛證實患上「惡性腸胃基質腫瘤」,一種能扺禦電療及化療的極罕見癌病。他的病情已到末期,從前是無法救治的。今天病人可以選擇一隻標靶新藥「伊馬替尼」(Imatinib),它能有效把腫瘤控制。但如TKI般,藥物需不斷服用,且長遠會因為出現抗藥性而失效,同樣不能把癌病根治。因極昂貴,低資產者可申請安全網資助。(註)

病人最終卻決定放棄治療,這是他的解釋:「我無法工作了,現只剩下一層非自住居屋。基金方面要求我把它變賣來支付藥費,待這筆錢也用盡以後,才可申請資助。我的病是無法根治
的,我的家人遲早會失去我,我不可以令他們失去更多,包括這層唯一的居所…」這個父親重視他的家人甚於自己的生命。

聽了以後,不禁心酸起來。社會上還可以有多少個孝感動天的故事,去繼續救治更多的癌症病人呢?解決醫療融資已刻不容緩。治癌方案甚多,下回讓我告訴大家,哪一種是我心目中最具療效的。 (細說癌症系列之五)

(註:除撒瑪利亞基金外,關愛基金亦於8月份開始加入安全網。有需要的病人可諮詢主診專科醫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