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猝死 多多關「心」

[2011-10-19]

「一名中年人昨日下午突然感到胸口痛,隨即昏倒街頭,未及送院已告不治…」類似的新聞每隔不久就會在報章出現,單在今年夏季,就有多宗猝死個案,死者大都正值壯年,其中更曾在一天內有多達四名中年人猝死。中年人士是心臟猝死的高危一族,不想讓這個隱形殺手偷襲成功,就要多多關「心」了。

在醫學上,猝死的定義是突如其來的自然死亡,通常由出現症狀到死亡不會超過一小時,而由心臟問題導致的猝死便稱為「心臟猝死」。身兼香港心臟專科學院院長的心臟專科醫生王國耀指,心臟猝死在香港並不罕見,他引述了兩項關於心臟猝死的本地研究,一個由香港大學在1997年進行,另一個是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於2009年所發表的:「綜合兩個研究結果推算,本港每年約有891宗心臟猝死個案,即平均每日有兩至三人因此而死亡。」

猝死平均年齡 男4 4 女3 2

不少人以為,長者是心臟猝死的高危一族,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香港心臟專科學院2009年的研究,分析了2002至2008年間本地報章所報道的猝死個案,排除了由感染、創傷、藥物影響、已知嚴重疾病、遇溺等引致的個案後,共得出418宗心臟猝死個案。研究發現,處於在職年齡(20-60歲)的死者佔了整體個案的74%,死者平均年齡為四十二歲。

「若以六十歲退休計算,於四十二歲猝死,死者便喪失了十八年的生產力。」死者以壯年人士的比數最多,40-60歲死者佔整體個案的44%。中年人士是家庭的重要經濟支柱,猝死為整個家庭帶來的影響可想而知,而社會所承受的經濟損失也不少。

若從性別差異去了解,心臟猝死個案以男性居多,佔84%,平均年齡為四十四歲,而女性心臟猝死的年齡則較輕,平均只有三十二歲。「女性普遍較早病發,她們多數本身患有遺傳性心臟病,至於男性多在四十歲之後病發,大部分與冠心病有關。」王國耀解釋,男性和女性患上冠心病的比例為5:1,主要因為雌激素可保護血管,減低心血管出現粥樣硬化的機會,大大減低女性患病的風險。但女性在更年期後失去了雌激素的保護,患病風險便會增加。

美軍研究:二十出頭血管已硬化

根據香港大學在1997 年的研究,1,204宗猝死個案中,由心臟血管疾病引起的佔89%,當中又以急性心肌梗塞及冠心病為主因,分別佔31%及26%。他指出,急性心肌梗塞的成因,是膽固醇在冠狀動脈內積聚並形成粥樣斑塊,令冠狀動脈逐漸收窄。當冠狀動脈內的斑塊破裂,或血管內壁破裂而產生血塊,都有機會堵塞血管,血液無法順利通過,心臟肌肉便會因缺血而壞死。病發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心室纖顫、心跳停頓等情況。

王國耀續稱,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美軍在解剖戰死士兵屍體時就發現,不少二十出頭的士兵大動脈已開始有斑塊積聚。「由積聚在血管內壁的斑塊發展到堵塞血管的地步,粗略估計起碼需要十五年,如果二十多歲開始有斑塊形成,四十歲後心血管問題便逐步顯現,這解釋了為何中年男性心臟猝死的機會較高。」

他認為,本港年青人飲食習慣西化,常吃含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血管積聚斑塊的情況愈來愈普遍,而且斑塊開始形成的時間也有所提早:「有研究發現,現在連在學的青少年都已經出現血管積聚斑塊的情況。近年本港的心臟病個案有年輕化趨勢,三十餘四十歲便心臟病發的個案多了,相信由冠心病或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的心臟猝死個案,亦將會相應增加。」

除了高膽固醇飲食外,冠心病的危險因素還包括男性、年老、吸煙、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中央肥胖、缺乏運動、壓力及過度緊張、有家族病史等。與一般人相比,有上述高危因素的人因心臟病發而猝死的風險可高出6-10倍,擁有的高危因素愈多,風險就愈高。

有家族史 宜接受心臟電腦掃描

王國耀建議,即使平時無病無痛,中年人士亦宜進行一次基本身體檢查,以便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況,若發現任何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就要積極處理,例如改變飲食習慣、多做運動、停止吸煙、控制體重等,在有需要時還可借助藥物,控制血壓、血糖和膽固醇水平。

「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等危險因素,都可以透過一般身體檢查發現,只要控制好,將能減低患上冠心病的機會,亦自然能夠降低心臟猝死的風險。所以,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並做好心臟病風險管理,對預防心臟猝死絕對有幫助。」

至於同時擁有多個危險因素、曾有家人心臟猝死,或有家人較早便患上冠心病的人士,都屬於高危一族,他們應考慮接受心臟電腦掃描,檢查冠狀動脈是否有收窄。「通常冠狀動脈收窄超過七成,患者才會出現心絞痛,然而有五至七成心臟病發的病人,血管只收窄了三至七成,他們不但平日沒有病徵,即使做普通心電圖,甚至動態心電圖,也未必能發現問題。四十歲以上的男性及五十歲以上的女性,如屬於高危人士,便值得做一次電腦掃描。」

他解釋,電腦掃描是目前檢查血管收窄程度的最有效方法,準確度達九成以上:「現時在美國,所有因心口痛到急症室求診的病人,院方除了安排他們接受心電圖檢查之外,亦會替他們進行心臟電腦掃描檢查。」

王國耀補充,電腦掃描雖然能準確掌握病人血管收窄的情況,但有關檢查並不適合作為心臟病的篩查工具:「這存在『假陽性』的問題,如以電腦掃描作為篩查,可能會發現一批血管中度收窄的病人,他們心臟病發的風險不算高,只需改變生活習慣及定時服藥已能控制病情;但病人得知檢查結果後,難免會緊張和擔憂,反而增加了他們的心理壓力。」此外,電腦掃描始終帶有輻射,故若非高危病人,未必要接受這項檢查。

藥物治療 減猝死風險

已出現血管收窄的病人,只要及早接受預防性藥物治療,有助減低心臟病發及猝死風險。現時採用的預防性藥物,包括阿士匹靈及他汀類藥物,阿士匹靈有防止血液凝固的效用,而他汀類藥物則有助降低膽固醇水平,防止血管進一步收窄。

阿士匹靈對已患有心臟病的人士療效理想,但對沒有心臟病紀錄、血管輕微收窄或沒有明顯徵狀的人士卻用處不大:「阿士匹靈可增加胃出血的機會,這個副作用會抵消其減低心臟病發的好處。所以,沒有心臟病或血管收窄程度不嚴重的人不宜使用,這類人士應選擇他汀類藥物。」

不適持續半小時 已是心臟病發

很多心臟猝死個案都是突如其來的,患者可能只是突然感到胸口一陣疼痛,部分人事前甚至毫無徵兆,轉眼已經昏倒,整個過程可以在短短數分鐘內發生。港大1997年的研究發現,只有少於一成心臟猝死死者曾出現明顯的心臟病發徵狀;15%有呼吸不暢、咳嗽、痰多等上呼吸道症狀;超過七成半死者在發病前沒有明顯的徵兆或不知道曾出現哪些症狀。

既然多數人在病發前沒有明顯的徵兆,是否表示心臟猝死防不勝防?王國耀指出,部分個案其實有跡可尋,雖然在病發前的一刻沒有先兆,但當事人在事發前幾天,可能曾出現一些不適,只不過徵狀較為輕微,他們未有為意。

「曾有一位二十八歲病人,某晚覺得心口頂住頂住,情況好像『食滯』,於是半夜到急症室求診。當時醫生認為只是腸胃問題,處方了胃藥後讓他回家休息。病人吃了胃藥病情仍未見改善,翌晚再到醫院求診,醫生也發覺情況有異,便替他進行心電圖檢查,結果顯示是急性心臟病。當時他已有部分心肌受損,幸好及時發現並接受『通波仔』手術,才撿回一命!」

王國耀提醒,很多人都知道胸口痛是心臟病發的先兆,但有時一些輕微的不適症狀,其實也是心臟病發的線索,例如胸口翳悶、突然冒汗、腸胃滯脹(在活動時不適加劇)、頭暈、氣促、心跳不正常等:「必須保持醒覺的心,對身體的各種異常表現提高警覺。這些徵狀可在病發前幾天已經開始出現,通常不適的感覺會時而明顯,時而消退;當症狀持續超過半小時,多數已經心臟病發。如果能在出現徵狀的初期,及時發現並盡快就醫,或能防止心臟病發,甚至心臟猝死。」

馬拉松新手 賽前先驗身

除了「不知不覺」發生的心臟猝死,在報章上亦不時可讀到運動期間或運動後猝死的報道。王國耀稱,劇烈運動確有可能增加心臟病發的機會,其原因主要有三:一. 運動期間心跳會加快,加上身體的耗氧量上升,令心臟負荷大增;二. 不少運動如球類運動、長跑等都有競爭性,參加者體內會分泌大量壓力荷爾蒙,當腎上腺素分泌上升,血壓和耗氧量亦相應上升,從而增加了血管內壁破裂的風險;三. 運動期間身體會流失大量水分,血液濃度隨之上升,故較容易凝結成血塊,增加堵塞血管的風險。

過往曾發生跑手在比賽期間心臟病發的情況,在參加這類耐力賽時,跑手應注意什麼?他表示,跑馬拉松需與自己的耐力競賽,是壓力頗大的運動,並非人人適合參與。「經常參加長跑比賽的人一般較著重健康,而且有恆常運動的習慣,心臟猝死的風險較低。較令人擔心是那些平時不是經常做運動,而又即興跑馬拉松的人。」

他建議四十歲以上人士,如曾有家人心臟病發或心臟猝死,應先接受身體檢查,確定健康無礙才報名參賽。至於本身已有冠心病危險因素的人士,其實要慎重考慮自己應否參加。

------------------------------

預防心臟猝死新研究

要降低心臟猝死風險,目前主要依靠藥物治療控制血管收窄。血管嚴重收窄(收窄超過七成)才會通過植入支架作治療。近年有研究發現,心臟病發的風險與遺傳基因有關,擁有特定基因的人較易病發,如果這類人士能早一點植入支架,能否預防心臟病發及猝死?

為解答這個問題,醫學界正積極研究以預防性支架減低心臟病發的可能性。美國醫學界正進行一項為期五年的研究,比較藥物治療與植入支架對預防心臟病發的效果。有關研究共有一萬名心臟病人參加,所有人均曾在其中一條冠狀動脈植入支架。參加者被分成兩組,一組病人只接受藥物治療,另一組病人則在有中度收窄(收窄程度未達七成)的冠狀動脈植入支架。研究人員會在五年內,一直監察參加者的血管收窄情況及心臟病發比率,以比較兩種方法的療效,預計2-3年後會有結果,相信這研究結果對預防心臟猝死,將有重要啟示。

-------------------------------

關心護心 全家參與

家族病史是冠心病及心臟猝死的重要危險因素,而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肥胖等問題亦與整個家庭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做好心臟病風險管理,不單是個人的事,更應該全家參與,如發現家庭成員有任何心臟病危險因素,其他家人亦要提高警覺,及早保護心臟。」王國耀說。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患者本身,但同一家庭中的其他成員是否同樣擁有高危因素?若父母擁有某些心臟病危險因素,子女會否受影響?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