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教、術

[2015-06-30]

早前有報道指,內地某些學校要求師生向孔子像頌經跪拜,從而在認知、情感、行為三個層面進行教化,以觸動情感表達以至態度上的轉變。再者,隨着中國崛起,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也愈見盛況空前,海外更紛紛成立孔教學院,以弘揚這中國的「國教」(資料來源:孔教學院網頁)- 在我印象中,儒家明明是一種思想哲學,何解後世人會將其演繹得更像一種宗教?

本欄文章間中也會懶哲學的,筆者最愛參考 DK 出版的「哲學懶人包」《The Philosophy Book》,書中提及的中國先賢有 Laozi 和 Confucius(拉丁文,譯自 Kong Fuzi),故此孔老二人在老外眼中俱為思想家,而非先知、教主或救世主一類聖人。
信仰的定義,是人類對超自然而具人格之力的連接與信奉,「信」即是因傳統、權威或天啟這三個非關科學的理由而信服。相反,哲學的精神是不會對傳統或權威的想法照單全收,無論古希臘或春秋戰國的思想家,也會以理性的態度來審視宇宙或人世的問題。故此,宗教和哲學實為人類文明的兩個極端,絕對不能混為一談。

儒家學說其實是最入世和最不宗教的,孔子勸人遠鬼神不用多說,他着重個人德行,只希望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但從沒要求人民拜之。可是,子不語的怪力亂神,卻通統被後世人加諸他身上,什麼孔教、孔祭、孔子像,子若泉下有知,豈不亦哀乎?

更哀哉的是道家思想,老子的道、無為,莊周夢蝶的浪漫,千百年後,竟被扭曲成道術,什麼龍虎山二十八代傳人的驅邪治鬼,還有煉丹養生等左道旁門的偽醫學,真該煨。老子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從沒希冀後人景仰(據講寫《道德經》也不是他情願的),死後卻慘遭奉為太上老君,跟其他七支八搭的並列仙班,鼎鼎沸沸數千年。相比下,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可幸運得多了,他們的英靈只須安份地留守在圖書館,跟一代又一代的學子默默神交,以這形式存在,不也是千秋萬世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