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冬季應節慾保精 多吃鴨肉海參

[2012-01-16]

冬季,是指中國農曆10、11、12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個節氣。冬季氣候寒冷,寒氣凝滯,易導致人體氣血不暢,而使許多舊病復發或加重。特別是那些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如中風、腦出血、心肌梗死等,不僅發病率明顯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劇上升。

冬季,是指中國農曆10、11、12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個節氣。冬季氣候寒冷,寒氣凝滯,易導致人體氣血不暢,而使許多舊病復發或加重。特別是那些嚴重威脅生命的疾病,如中風、腦出血、心肌梗死等,不僅發病率明顯增高,而且死亡率亦急劇上升。

浙江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營養科主任鄭培奮認為,冬季養生的基本原則為「藏」,很重要的一點是「養腎防寒」。

在飲食方面,冬季應當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的原則,適宜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包括肉類、蛋類、魚類及豆製品等;人怕冷與其體內缺乏礦物質和維他命有關,因此應注意補充礦物質和維他命;寒冷天氣使人對體內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乳製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老年人怎樣合理飲食
  
《靈樞·天年》早有「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解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人從60歲後就進入了老年期,老年人的養生保健關鍵在於保持健康的生命狀態,減少疾病,延年益壽。

「老年人在飲食方面食宜多樣、清淡、少緩和溫熱熟軟。」鄭培奮主任說,飲食攝入多樣,才能營養全面,還可以經常吃點蓮子、山藥、藕粉、菱角、核桃、黑豆等補脾腎的食物;食物要少油膩;每日食用油控制在25g,鹽5g;細嚼慢嚥有助於消化吸收;不要吃生冷食物,以免損傷脾胃,但也不宜太過溫熱。

推薦食譜:黨參魚湯
  
原料:魚1,000克,黨參20克,料酒、精鹽、、薑、草果、陳皮、桂皮、生油、雞湯各適量。
  
製法:黨參、草果、陳皮、桂皮、薑洗淨,裝紗布袋扎口。將魚去鱗、去鰓、去內臟,洗淨,下油鍋稍煎。鍋中注入雞湯,加入藥包、、料酒、鹽,煮至魚肉熟爛,揀去、藥包調好口味即成。
  
功效:此湯有扶脾養胃、補中益氣、健身強體的作用。適用於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症。

冬季養生男女有別
  
男子以精為本,應節慾保精。平時要注意防寒保暖、戒煙限酒。在藥補方面,吃一點人參、黃、白朮、山藥、甘草、蜂蜜等可以補氣,鹿茸、巴戟天、杜仲、菟絲子等能夠補陽。食補方面,鴨肉、羊肉、海參、鱉、烏龜、蝦等,適量食用可益精填髓、強身健體,、薑、蒜、棗、花生、狗肉、羊肉等辛甘溫熱食物,能夠助人陽氣、祛散陰寒。
  
推薦食譜:枸杞紅棗粥
  
主料:枸杞子15克,紅棗9枚,粳米75克。
  
製法:開鍋後放入枸杞子、紅棗、粳米,燉煮至紅棗爛熟即成。
  
功效:可以做夜宵或早餐食用,能寧心安神,通心腎。

女子以陰血為本,陰血的充盈和暢達是維持經、孕、產、乳的基本條件。女性月經期宜進食中正平和、清淡而易於消化、寒溫適中的食物,不宜食用辛熱香燥、生冷酸澀之物。經血量多屬實熱者,可適當吃點清熱降火,涼血止血的食物,如蓮藕、生地、蘆筍等。陰血不足的人,可適當吃點大棗、桂圓、蓮子、栗子、核桃、葡萄乾等以調補陰血,或吃點雞、鴨、魚、肉類、乳類、羊肝、豬腎等血肉有情之品,以益氣養血。
  
推薦食譜:黃燉烏雞
  
原料:黃50克,烏骨雞1,000克,10克,薑10克
  
製法:清洗乾淨,放入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洗淨;將黃洗淨,放入烏骨雞腹中,放入沙鍋,注入雞清湯,放入料酒、鹽、段、薑片,用小火燉至烏雞肉爛入味即成。
  
功效:黃燉烏雞,有補脾益氣、養陰益血的功效。榆次民間用這種傳統保健食品治療月經不調、白帶過多、月經痛、血虛頭暈等婦科疾病。黃,性味甘、微溫,入脾、肺經。烏雞,性味甘、平,入肝腎經。

患病人群過冬怎麼吃?

老慢支患者

在冬季生活中,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簡稱老慢支)患者視過冬如過關。鄭主任介紹,老慢支患者過冬也可以通過飲食合理調攝,堅持以健脾開胃為主,清淡、溫軟為宜的原則,要注意攝入高蛋白、高維他命食物。
  
平時應多食牛奶、雞蛋、瘦肉、魚、豆製品等營養食品,還可以適當吃些羊肉、狗肉、牛肉等,以起到溫補作用。選用具有健脾、補腎、益肺、理氣、止咳、祛痰作用的食物,如梨、橘子、大棗、百合、蓮子、白朮、銀耳、核桃、蜂蜜及豬、牛、羊肺等。這些食物既能強身,又有助於症狀的緩解,可作為「老慢支」 患者的自療方,有利於促進身體康復。
  
冠心病患者
  
每年冬季,是心血管疾病多發時期,冠心病患者飲食可遵循以下幾個方面:
  
紅:指紅葡萄酒,每日飲小量紅葡萄酒(50-100毫升)有助於預防冠心病,但不能過量。
  
黃:指黃色蔬菜,如胡蘿蔔、甘藷、番茄等,富含胡蘿蔔素,能減輕動脈硬化。
  
綠:指綠葉蔬菜,如菠菜等,富含豐富的維他命C,有助於預防中風。
  
白:指燕麥粉、燕麥片。每日食用50克,能有效降低血甘油三酯、膽固醇。
  
黑:指黑木耳,每日食用5-10克,對降低血黏度、血膽固醇有良好效果。

高血壓病人
  
高血壓病人冬季飲食宜選擇低鹽、低膽固醇及維他命和礦物質含量高的食物,應當多吃一些產熱量高和營養豐富的食物,如瘦肉、雞、魚、乳類及豆製品,少吃油膩食物,保持大便正常暢通。養生宜選擇菌類產品:
  
蘑菇:能提高抗病能力、增加血色素、明顯提高智力的賴氨酸,是冬季老少皆宜的食物。
  
香菇:加強機體抗癌作用,營養價值很高。
  
黑木耳:黑木耳能減少血液凝塊,軟化血管,防治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
  
銀耳:冬季經常食用銀耳,對神經衰弱、失眠、心悸、身體虛弱、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調養效果極佳。

--------------------------------------------------

慢性疲勞症 
病毒研究被駁回

令人有昏睡、疼痛及難以集中精神的慢性疲勞症候羣,一直「病因」不明。直至2009年《科學》雜誌刊登由美國內華達州Whittemore Peterson Institute發表的研究報告,指此症源自病毒感染,源頭來自「異嗜性小鼠白血病病毒」(簡稱XMRV),惹來科研界注視。

此研究報告聲稱在67%患者身上找出此病毒,從而推算全球超過170萬人受「感染」。然而,近年愈來愈多科學家質疑此結論,因為許多研究無法將此結論「複製」;本年五月,更有兩分報告指,該項研究的血液樣本,可能只是在實驗室受到感染。

本年九月,經過九間實驗室的重新分析,發現曾經在病毒測試呈陽性反應的患者,並無找到相關病毒,表示要收回此報告的部分結論。慢性疲勞能否視為一種「病症」,繼續成為科學界一個懸念。

--------------------------------------------------

水療運動
助換關節患者復康

德國Schleswig-Holstein大學研究發現,接受全膝或全髖關節更換的病人,若提前在手術後六天接受水療運動復康,其活動能力或有較大改善。

參與研究的465名患者,平均年齡六十八歲,280人接受全髖關節更換手術、185人更換全膝關節。一般水療復康會在手術後兩周才展開,但研究將時間提早至術後第六天,病人會接受每周三次、每次三十分鐘的水療運動,期間以防水物料覆蓋傷口。

研究以運動測試(術後三、六、十二及廿四個月後共四次)及健康狀況問卷,評估復康效果。結果接受膝關節手術患者的復康效果較佳,而髖關節患者則要待傷口完全癒合才對復康有較正面評價。研究組認同水療的作用,但手術的最佳效果與患者的期望不符,可能是髖關節組評價稍遜的原因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