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選條好內褲 宜寬鬆 重通風

[2012-03-17]

無論男女,除了喜愛「下真空」的朋友之外,內褲都是衣櫃裏不可缺少的內容。就連男士內褲也有一大把款式,可見這是個多麼內涵的領域。內褲有哪些分類?你不一定全知道。內褲怎麼選擇?說不定專家所言出乎你的意料。

無論男女,除了喜愛「下真空」的朋友之外,內褲都是衣櫃裏不可缺少的內容。就連男士內褲也有一大把款式,可見這是個多麼內涵的領域。內褲有哪些分類?你不一定全知道。內褲怎麼選擇?說不定專家所言出乎你的意料。

內褲,是最貼近私處的衣物。內褲除了作為保護私處的最後一道防線和防止分泌物沾染到外衣之外,也有支撐某些身體零件的作用。或許是因為這些,大部分人在大部分時間裏都是穿著內褲的。

內褲的歷史
 
和文胸來自西方不同,說起「內褲」的歷史,中西方都有的可說。不過中國的史書對內褲的發展歷史記載較少,有記載可查閱的文獻中,《漢書孝昭上官皇后傳》裏曾經提過:「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絝,多其帶,後宮莫有進者。」這裏的「窮絝」可能指的就是一種有襠的內褲。
  
西方的內褲在經歷了從原始的「纏腰布」到中世紀寬鬆的「braies」的演變,braies是一種寬鬆的褲子,類似現在我們所說的非緊身短褲,沙灘褲之類。這些內褲的前輩們經過一些微小改革(這些改革中也有一些我們至今仍然採用的裝飾的雛形比如連衫褲),在工業革命之後,真正迎來了改頭換面的時代。
  
1935年1月19日,第一條三角內褲出現在市場上。記住這個非同尋常的日子吧,因為從那以後,三角形的基本內褲形狀風靡全球,並且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使用至今。20世紀70年代至今,內褲又有了一些變化和改良,比如有了針對不同功能設計的內褲,有了性感的情趣內褲,有了特殊時期使用的內褲……而這些,就是我們下面的話題。
 
內褲種類繁多,按照使用人群分,有男士內褲,女士內褲,兒童內褲;按照形狀分,自然就是三角內褲、四角內褲(平角內褲)、五角內褲,以及經常作為「性感」的代名詞出現的丁字褲、C字褲。還有一些內褲也許大多數人不常用到,它們多是帶有一定功能的內褲,比如孕產婦內褲、生理期內褲、調整型內褲等等。
  
內褲保護着我們較為脆弱的陰部,選對內褲是一件受益無窮的好事。而男性女性內褲所保護的東西不同,所以男女內褲在選擇時的着眼點是不同的。

(1)女式內褲選擇:

設計
  
很多女性偏愛緊身內褲,因為它們較為性感。然而這種性感卻犧牲了一定的健康為代價。因為缺乏空氣循環,緊身內褲上的熱量難以被帶走,會成為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的溫牀,而病原微生物和高熱量又能直接導致外陰感染。在外陰感染的情況下依然穿著此種內褲,會減慢康復的速度。
  
寬鬆的女式內褲能為女性提供更多的舒適和健康保障。不過,寬鬆的內褲不像緊身的那麼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婦女認為它們缺乏吸引力。好在目前市場上已經有了寬鬆式的比基尼內褲(類似平角褲),它們的圖樣大多都很新穎,這也能為女性提供一個更為健康的選擇。

材料
  
在選擇製作內褲的材料中,有幾個因素是至關重要的,比如說通風面積、是否容易產生靜電、是否存在潛在的過敏原等。有時我們發現穿上內褲後會出現皮疹、瘙癢等症狀,就是靜電在作怪。合成纖維內褲對皮膚的刺激遠遠大於天然纖維,所以天然纖維的內褲往往會更好。絲綢、棉、麻都是常見的天然內衣材料,其中棉麻混紡布料的透氣性強,所以很適合做夏天的內衣。腈綸、滌綸等雖然價格低廉,支撐度佳,然而透氣性和吸濕性都較差,不適合長期作為內衣穿著。

存放
  
女性內褲應該每天清洗,在通風的位置晾乾。因為潮濕的內褲會滋生霉菌和其他微生物,可能導致生殖器感染。

情趣
 
丁字褲自從出現以來,因為其性感的造型,加上能讓愛美的女性穿著更低腰的外褲而不用擔心春光乍泄而大受歡迎。截至2002年,丁字褲內衣是銷售增長值最快的內衣之一。對於丁字褲是否會對健康帶來不好的影響,目前並沒有科學的研究結果證明。不過如果穿丁字褲讓你覺得瘙癢不適的話,還是早點換回寬鬆的內褲好。
  
另外,如果你選擇了一條鬆緊度不合適的內褲,或者你的內褲因為不合身而在走動中變換了位置,也會導致女性們所擔心的感染問題。
  
所以,在挑選和穿著內褲時,就得多多注意合體和舒適。

(2)孕婦內褲選擇:
   
這部分是特別為了準媽媽們準備的。懷孕期間,以前的那些內褲都逐漸不合體了,選擇合適的孕婦內褲能滿足準媽媽們對於舒適度的要求。專門的孕婦用品商店都有出售孕婦內褲,而且在材料方面都做的比較出色,同時在樣式風格上也會有多種供選擇,準媽媽們最容易忽視的往往是購買內褲的時間。在懷孕的最初幾個月購買孕婦內衣褲是不合適的,因為你的身體變化非常劇烈,無法衡量出正確的尺寸,而在懷孕的中期選擇內褲就較為合適了。
  
內褲穿或不穿,穿什麼樣式的,取決於每個人自己的需要和想法。但是作為我們的貼身伙伴,內褲的確值得我們付出更多的關注。

-------------------------------------------------

醫院飯堂實驗
三色標籤更有效

要改變飲食習慣更健康,三色標籤可能較食品標籤更有效。美國曼徹斯特總醫院內科醫生Dr. Anne Thorndike在醫院飯堂設計了兩個實驗,一個以紅、黃、綠色貼紙替所有食品分類,蔬果、低脂等健康食品為綠色、一般為黃色,而薯片、炸物或高糖飲品為紅色。結果發現,紅色標籤食品銷量明顯下降9.2%,其中飲料更大跌16.5%;綠色食品則上升4.5%、健怡飲料升9.6%。

另一實驗是改變貨架擺位,於客人視線水平放置健康食品,如水、低脂奶、健怡飲品、綠標籤的三文治等,而肉類芝士等高脂食品,以及紅、黃標籤食品,均移至貨架較低位置。結果紅標籤食品銷量跌4.5%;至於綠標籤雖也微跌0.8%,但當中的健康飲料卻有4%增長。

此報告雖然認同食品標籤的效用,但前設是人們能讀懂及比較。現實中,許多人都是趕忙地買食物,所以三色標籤更有效傳遞信息。正因如此,醫院飯堂是個理想的實驗場地,因為忙碌的醫護人員,本就習慣吃得隨便,也不一定吃得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