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親子相處 每天多7 小時 5 成家長認「衝突增加」女性高於男性

[2021-09-14]

疫情下親子長時間宅在家,相處時間平均每天增加約7 小時,家長育兒及工作兼顧壓力倍增,超過5 成表示容易有負面情緒、親子衝突增加,而女性照顧者的負面情緒與衝突增加比例也高於男性,家長應溝通分工問題。

台灣家扶基金會公布《疫情下的兒少照顧》問卷調查,發現家長中有51.4% 表示易有負面情緒、53.5% 親子衝突增加;而在防疫期間家長擔憂的事,依序為健康、經濟、照顧面向。其中在照顧面向,「不知如何安排孩子在家的活動」33.8% 佔比最多,其次是「無法協助孩子學習」佔了25.3%。

根據家扶基金會服務年報統計,新增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受虐原因,從施虐者因素分析, 依序為教養問題(47.55%)、情緒問題(40.23%)、婚姻失調(30.49%)、經濟問題(32.34%),與前述提及疫情下家長所憂情事相呼應。

如今透過《疫情下的兒少照顧》問卷調查,家長在處理親子衝突方面,多數表示能理性因應,仍有31.8% 是用「責罵」來因應。而高達67.8% 家長面對負面情緒時,主要以「自我消化」處理,選擇對外尋求協助則未達2 成。

值得關注的是,停課期間女性照顧者與孩子相處平均增加的時間,是男性的1.24 倍;而女性照顧者負面情緒與衝突增加的比例也比男性高。諮商心理師王雅涵表示,疫情爆發後,家長得先學會如何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孩子,面對突如其來的壓力,需要先彼此溝通並做好分工,同時參加支持團體或規畫屬於自己的時間,為負面情緒尋找發洩管道。

另外她也建議,把握與家人相處時間,和孩子一起規劃做家事、桌遊、運動等共同活動時間,不但能幫孩子建立固定生活作息,更能拉近彼此關係,讓壞事變好事。

藝人兼網紅吳鳳也分享,他跟孩子在這段時間,漸漸學會抓到步調,因為家裏不像外面那麼有趣,反而有機會自己摸索創造意外的收穫,甚至在家裏裝盪鞦韆,發現原來很容易也不需要花大錢,每個人家都能裝。他也和伴侶協調陪伴小孩、協助學習,與孩子一起分擔家務,是一段特別的時期。

為落實親子防疫新生活,家扶推動「快樂親子5 步驟:不閉打小孩」,也適用於各式人際關係與衝突改善;而計畫性的親子共食、共做、共讀、共玩等,都有助於促進親子關係加溫同時強調。同時強調,兒童保護不應因疫情而削弱力量,社區與大眾共同補位定能強化防護,請民眾留意周遭孩童狀況,讓安全疑慮事件不會繼續,就沒有無法挽回的傷痛。

快樂親子五步驟:不閉打小孩
「不」要生氣,深呼吸10 下
「閉」上眼睛,調整心理
「打」給當地家扶專線
「小」孩抱抱,擁抱孩子10 秒鐘
「孩」要大笑,與孩子一起大笑10 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