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公司接連遭遇支票欺詐】只好關門結業
(2024/4/29)



【明報專訊】多倫多一間職業介紹所在淪為支票欺詐罪案的受害者之後,損失了數十萬元,最終被迫關門結業。該公司質疑其開戶的道明銀行為何無法阻止欺詐案的一再發生,已入稟法院尋求總額為120萬元的損害賠償。

但道明銀行在向法院提交的答辯書中指出,銀行與該公司簽署的銀行服務協議豁免了銀行的責任。

該間現已被關閉的職業介紹所名叫HD Group of Companies,該公司的前行政總裁達利瓦爾(Yashpal Dhaliwal)和財務總監考爾(Lakhdeep Kaur)說,他們曾與道明銀行合作了兩年,但由於支票欺詐罪案繼續發生,他們不滿意銀行最初作出的回應,已在2022年入稟法院,就蒙受的經濟損失尋求賠償。但法庭尚未審理該宗訴訟。

這一切始於2021年8月,當時,考爾對公司的銀行月結單進行重審,留意到一張在兩年前向一名前臨時僱員簽發的支票被兌現了。她和她的團隊開始梳理過往的銀行月結單,發現了一些前僱員多次兌現同一張支票,可追溯至2017年。

考爾在一宗個案中留意到,一張支票的日期在被修改至2010年後再次被兌現,該公司在2010年尚未開設銀行帳戶。

達利瓦爾和考爾前往道明銀行尋求解釋和幫助,以阻止欺詐性的支票兌現。他們說,銀行職員無法阻止支票的存入,但試圖與該公司合作,採用不同的戰略方案在應對這一問題。

然而,因該公司的客戶不願提供個人銀行信息以及流動性太大等,直接轉帳和電郵轉帳均不適用,至於以現金支付工資的做法更引發了安全方面的擔憂。

他們還曾與道明銀行分行的經理合作,每隔6個月開設一個新帳戶,但重複兌現支票的事件依然不斷發生。

達利瓦爾舉例說,有人曾重複兌現同一張支票,並修改金額,這張支票在一周內竟兌現了2.5萬元。

達利瓦爾和考爾說,他們曾試圖報警求助,但警方告訴他們,在無法確切知道支票被存入哪個銀行帳戶的前提下,警方無能為力。但道明銀行援引保護隱私的理由,拒絕將相關信息提供給該公司。

該公司在起訴書中指控道明銀行未能保護該公司免受欺詐活動的侵害,以違反合約和疏忽為由,提出了50萬元的損害賠償,另有50萬元的欺詐損害賠償以及20萬元的加重性損害賠償。

道明銀行的發言人蘇夫林(Erin Sufrin)說,基於保護客戶隱私的理由以及該宗案件已提交法院審理,銀行無法置評。

道明銀行建議商業客戶每天核對交易,並立即報告任何反常情況。客戶應鎖好所有未簽發的支票,並轉用直接轉帳來給僱員支付薪酬。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主頁] [即時加國] [即時國際] [即時財經] [即時港聞] [即時兩岸]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