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特朗普關稅】總理幕僚長飛往華盛頓加入談判團隊
(2025/7/30)
【明報專訊】加拿大與美國為避免關稅戰全面爆發而進行的談判仍在繼續,但美國總統特朗普設定的8月1日最後期限已經近在咫尺。加拿大總理卡尼派出了自己的首席助手加入談判團隊,希望能夠避免最惡劣的結果。
有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稱,卡尼的常任幕僚長布蘭查德(Marc-Andre Blanchard)會同聯邦政府間事務部長勒布朗(Dominic LeBlanc)等官員一同趕往美國首都與美方會談。這是布蘭查德最近幾周第3次前往華盛頓參與貿易談判。
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威脅稱,如果在8月1日前未達成協議,美國進口的加拿大商品面臨的關稅,將從25%提高到35%。到目前為止,卡尼和特朗普均表示,8月1日前可能難以達成協議。
特朗普自今年重掌大權以來,已對加拿大實施一系列關稅:對鋼鐵和鋁產品徵收50%關稅,對汽車徵收25%,對除油氣和鉀鹽外的非《美墨加協議》(USMCA)商品征收25%(個別商品為10%)的關稅。
上周日歐盟成為最新一個與美國達成協議的貿易伙伴,成功避免了更嚴厲的關稅威脅。
歐盟同意接受15%的廣泛性關稅,並為某些行業爭取了豁免,同時承諾購買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並在美投資約6000億美元。鋼鐵和鋁產品仍維持50%的關稅,不過歐盟官員暗示可能會設置配額以降低稅率。
加拿大政界、企業界與投資人一直密切關注歐盟與美國的談判進展,將其視為加拿大與美國能否達成協議的風向標。上周日本也接受了15%的基準關稅,日本和歐盟一樣,都是美國的重要盟友和貿易伙伴。
在周一被問及歐盟達成的協議時,總理卡尼表示,即使加美能夠在8月1日前或之後達成協議,加拿大今後仍可能面臨某種程度的美國關稅。他指出加拿大正進入「密集階段」的談判,其地理位置也使其與其他國家處境不同。
「有相似之處,也有差異。其中之一就是地理上的鄰近性。」
特朗普近期來已與6個國家和區域(歐盟、英國、日本、印尼、越南、菲律賓)達成類似協議,目標是重塑全球貿易體系,實施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高水平的關稅。
這些協議普遍保留了10%至20%的基準關稅,雖然低於特朗普最初的威脅,但仍顯著高於年初水平。此外行業性關稅大多仍保留,不過日本與歐盟成功地將汽車關稅降至15%,而非其他國家所面對的25%。
盡管這些協議大多屬於「君子協定」性質,尚未付諸正式的法律文件,細節仍不明晰,加拿大在進入美國市場方面依然處於相對有利地位。
與其他國家一樣,加拿大的鋼鐵、鋁與汽車產品也面臨行業關稅。但自3月起,特朗普對加拿大商品實行的25%全面關稅已被《加美墨協議》的原產地規則豁免條款所削弱。
這使得大多數加拿大出口商品仍可免稅進入美國。據美國人口調查局數據顯示,2025年5月,有90%的加拿大商品通過《美墨加協議》或其他減免機制進入美國時,無需繳納關稅。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NG PAO DAILY NEWS |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
 |
|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