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特朗普要求17家藥廠提高其他國家藥品價格】收益用作降低美國藥價
(2025/8/1)



【明報專訊】美國白宮已向17家主要製藥公司發函,要求他們在60天內提高其他國家的藥品價格,並將收益用於降低美國國內的藥價。

這些信件於周四發出,信中指出,由於美國的藥價平均比其他國家高出三倍,因此為製藥業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導致其他國家在「佔美國的便宜」。

特朗普政府表示,製藥業必須遵循「最惠國待遇」定價原則,為美國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患者提供國際上可比的最低價格。

此外,政府還表示將「利用貿易政策支持製造商在國際上提高價格,前提是國外增加的收入需直接重新投資,以降低美國患者和納稅人的價格」。

在這些信函發出之前,特朗普總統於五月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製藥商在30天內提供「最惠國待遇」的定價。

白宮表示,這些信函已寄給以下公司: AbbVie, Amgen, AstraZeneca, Boehringer Ingelheim, Bristol Myers Squibb, Eli Lilly, EMD Serono, Genentech, Gilead, GSK, Johnson & Johnson, Merck, Novartis, Novo Nordisk, Pfizer, Regeneron和Sanofi。

美國專利藥製造商的遊說團體「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對「最惠國待遇」政策持批評態度。

該協會周五表示,這項政策相當於「進口外國價格管制」,但同時也同意提高其他國家藥價的總體目標。

PhRMA高級副總裁Alex Schriver在一份聲明中說:「為了縮小與其他國家的價格差異,政策制定者應該遏制推高美國人成本的醫療中介,並讓外國為創新藥品支付其應有的公平份額。」

這些信函在要求降低藥價時並未引用法律依據,但卻威脅稱,如果這些公司不予配合,政府將「動用我們武庫中的每一項工具」。

與大多數其他發達國家不同,美國聯邦政府在控制藥品價格方面的工具相當有限。

例如,加拿大有三個國家機構參與監控藥價:專利藥品價格審查委員會(Patented Medicines Price Review Board),這是一個聯邦準司法機構,如果一種藥品以「過高」價格上市,它就會介入;加拿大藥品管理局(Canada’s Drug Agency),它會根據成本效益等標準,就是否應由保險公司承保某種藥品提出建議;以及泛加拿大藥品聯盟(pan-Canadian Pharmaceutical Alliance),它代表所有聯邦和省級公共醫療計劃,直接與製藥商就價格進行談判。

這些信函還重申了行政命令中的一項提議,即鼓勵製藥商直接向消費者銷售藥品。一些公司對此途徑表示感興趣,因為這能讓他們透過剔除其他行業中介來降低成本。

羅氏控股(Roche Holding AG)執行長Thomas Schinecker在早前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這將是影響患者定價的最簡單方法之一,同時又不損害創新。」

儘管特朗普政府試圖向製藥公司施壓以降低價格,但同時也花數月時間威脅對該行業徵收關稅,以將更多製造業務轉移到美國。

特朗普最近表示,製藥關稅可能高達200%,儘管可能會有一年或更長時間的分階段實施期。

美國消費的絕大多數製藥成分都在其他地方生產。根據美國藥典(U.S. Pharmacopeia)最近的一項估計,美國國內活性藥物成分的產量僅佔約12%。

這意味著關稅可能導致藥品短缺,因為原料變得更加昂貴,公司也試圖重新配置其供應鏈。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主頁] [即時加國] [即時國際] [即時財經] [即時港聞] [即時兩岸]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