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聯邦轄下藝術委員會撥款集中在大城市】滿地可市中心一個選區就獲得2700萬元
(2025/8/2)
【明報專訊】聯邦政府轄下加拿大藝術委員會大部分撥款集中在滿地可、多倫多和溫哥華的選區內,其中滿地可市中心一個選區,便獲得2700萬元。
在滿地可市中心,聯邦選區勞里耶—聖瑪麗(Laurier—Saint-Marie)是文化活動的中心。其範圍內坐落著歷史悠久的舊港(Old Port),擁有鵝卵石街道、迷人的畫廊和藝術家工作室。沿路前行是加拿大最大的文化綜合體之一——藝術廣場(Place des Arts),內有七個主要場館。在這個選區中,無論走到哪裡,總能看到一處又一處的文化空間。
在2023-24財政年度,勞里耶—聖瑪麗的藝術家和文化組織從加拿大藝術委員會(Canada Council for the Arts)獲得了超過2700萬元的撥款,這是加拿大全國性的藝術資助機構。
據《多倫多星報》的分析,這相當於該選區每位居民獲得235元的資助,遠超加拿大其他地區。然而,在全國其他地區,來自該機構的資助平均每人不到1元,甚至有六個選區的資助金額為零。
為了了解全國範圍內撥款的分配情況,《星報》深入研究了加拿大藝術委員會的公開數據,並與熟悉該機構資助流程的藝術家、藝術行政人員和文化政策專家進行了交流。分析發現,撥款過度集中於大城市的藝術家和組織,而較小市鎮的選區按人均計算獲得的資助遠遠較少。
為了凸顯這種差距:2023-24年度獲得最多資金的10個聯邦選區全部位於滿地可、多倫多、溫哥華或溫尼辟。這些選區僅佔加拿大人口的3%,卻獲得了加拿大藝術委員會總計3.256億元項目撥款的41%。
《星報》的分析顯示,自2021年以來,資助分配模式中存在類似的趨勢。
前滑鐵盧地區藝術委員會執行主任馬丁德格魯特(Martin de Groot)表示:「資金分配的方式非常奇怪,這些差距已經存在多年。」
他又說:「問題在於,一些獲得大量資金的大型機構與公眾及許多地區的實際從業者距離太遠。」
加拿大藝術委員會的預算是由加拿大國會設定,是加拿大眾多公共藝術資助機構之一,還有數十個省級和市級資助機構。但作為唯一具有全國性使命的機構,它在塑造加拿大文化以及地方社區經濟方面發揮了超大的作用。
加拿大藝術委員會的資助幫助推出了百老匯熱門音樂劇《來自遠方》(Come From Away),並支持了斯特拉特福德節(Stratford Festival)、加拿大歌劇公司(Canadian Opera Company)和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National Ballet of Canada)等組織。據該機構統計,獲得運營資助的團體平均每獲得1元的資助,就會在社區中支出6元。2019年,這相當於約15億元的經濟影響。
藝術家和行業專家表示,這些發現顯示了公共藝術資助的地區不平等,認為加拿大藝術委員會必須採取更多措施來縮小這些差距,確保全國各地的新興藝術家和文化組織能獲得與大城市中更成熟的大型機構同等的支持。
以選區為單位衡量公共藝術資助存在若干限制。在某些情況下,加拿大藝術委員會資助的影響超出了組織所在選區的範圍。例如,某些公司可能總部設在一個選區,但其運營或項目在另一個選區進行。
此外,由於大城市通常有更多藝術家和大型組織,市中心選區(如勞里耶—聖瑪麗)對資助的需求更高,導致城市與較小市鎮之間的資助差距不可避免。
加拿大藝術委員會藝術資助項目總監莉斯安約翰遜(Lise Ann Johnson)承認,資助分配「非常依賴需求」。
她說:「我們的決策是由行業需求、外部專家和我們邀請的同行評估者驅動的,他們根據申請的相對優劣進行評估。」
約翰遜表示,儘管地區資助存在顯著差異,但申請成功率在全國範圍內相對一致,這表明資助分配比原始數據顯示的更為公平。
然而,聯邦選區之間的資助差距程度引發疑問,那就是加拿大藝術委員會是否應更積極地與藝術服務不足的社區接觸,而不僅僅是回應行業需求?現行的做法是否形成了一個反饋循環,進一步固化了這些地區不平等?
在格魯特的家鄉基秦拿-滑鐵盧地區,對加拿大藝術委員會資助差距的不滿已醞釀多年。2023年秋天,基欽納-滑鐵盧交響樂團申請破產並突然取消了演出季,這一問題達到頂點。
他回億說:「這是一場悲劇。那是50或55名有薪藝術工作者的損失。」
他又說:「如果你無法維持一個交響樂團,你可能也無法維持一份報紙或一家畫廊。這些事情都是相關的。」
時任基秦拿中心選區議員的邁克莫里斯(Mike Morrice)寫了一封公開信,敦促聯邦政府改革加拿大藝術委員會的資助流程。這封由格魯特及其他十多位地區藝術領袖簽署的信指出,基奏拿-劍橋-滑鐵盧地區人均資助比滿地可、溫哥華和溫尼辟等城市少五倍。 信中呼籲政府增加對該機構的資助,並採納區域發展署(RDA)模式,為聯邦項目的推廣提供更多區域支持。
加拿大文化部發言人拒絕置評,並將問題轉給加拿大藝術委員會。
約翰遜表示,將RDA模式應用於加拿大藝術委員會「不是一個特別深思熟慮的主意」。
她續說:「RDA關注的是經濟發展,它是基於與藝術無關的經濟指標來分配資金。」
加拿大藝術委員會當前的各項資助計劃決策主要由同行評估決定。這些同行評估委員會的專業藝術家決定每個申請是否成功,然後根據一組標準進行評分。加拿大藝術委員會的員工根據同行評估者的排名決定每個申請者的資助金額。所有決定必須由項目主任、藝術資助項目總監或董事會批准,具體取決於資助金額的大小。
據加拿大文化部2021年對1萬名16歲及以上加拿大人的調查,只有四成受訪者表示他們社區的藝術和文化活動數量「良好」或「非常好」。約一半受訪者對活動質量持正面評價。(該調查採用非概率抽樣,因此未計算誤差範圍。)
雖然加拿大藝術委員會承認資助分配存在地區差異,但該機構主要從省或地區層面審視這一問題。例如,其2023-24年度報告承認,阿爾伯塔省「歷史上獲得的資助份額低於其在加拿大的藝術家和人口比例」,並表示正與省級和市級機構合作縮小這些差距。
分析發現,以省或地區為單位的資助分析無法完全揭示這些地區內部的差異。例如,卡加利中心選區(Calgary Centre)的總資助金額(2023-24年度約650萬元)與滿地可的帕皮諾選區(Papineau)相當,而阿爾伯達省鄉村的鮑河選區(Bow River)同年僅獲得略低於2.1萬元的資助。
安省OCAD大學文化政策中心負責人凱莉威廉(Kelly Wilhelm)表示,當前的模式無法滿足行業需求,特別是一個擁有越來越多小型獨立藝術家和團體的行業。
她說:「歷史悠久的組織,長期獲得資金的,往往比新興組織獲得更多資金,」她說。「這確實限制了對新興組織、新藝術形式和某些地區的同等資助。」
沙省公共藝術資助機構SK Arts的前首席執行官邁克爾瓊斯(Michael Jones)表示,核心資助的概念存在矛盾。「它可以支持更多藝術家,提供更多機會,並為行業提供更多穩定性,因為一旦進入(核心)計劃,通常很難被排除在外。」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MING PAO DAILY NEWS |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
 |
|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