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最新】【部分關稅被裁定違法特朗普要在10月24日前向最高法院上訴】若退回關稅涉1590億美元
(2025/8/30)



【明報專訊】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U.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周五裁定,特朗普援引緊急權力實施全面性關稅的行為違法。白宮必須在10月14日前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由於法院將命令的執行時間延至10月,關稅目前仍有效。這給特朗普政府時間向美國最高法院提起上訴。

法院的裁決核心是特朗普在四月對幾乎所有美國貿易夥伴徵收的關稅,以及他在此之前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徵收的關稅。

美國政府辯稱,如果特朗普的關稅被推翻,美國財政部可能必須退還部分已收取的進口關稅,這將對美國財政造成打擊。截至七月,關稅收入總計達到1,590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事實上,司法部在本月的一份法律文件中警告,撤銷這些關稅可能意味著美國面臨「財政崩潰」。

這也可能讓特朗普在未來徵收關稅的努力中處於不穩定的境地。

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的裁決,為商界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上聲稱,所有關稅仍然有效。

這項裁決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紐約一家聯邦專業貿易法院在五月做出的決定。

但是,這項7比4上訴法院裁決,推翻了先前裁決中立即取消關稅的部分,給了其政府向美國最高法院上訴的時間。

這項裁決對特朗普來說是一個重大挫折。他的多變貿易政策震動了金融市場,使企業因不確定性而陷入癱瘓,並引發了人們對物價上漲和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

特朗普在四月二日(他稱之為「解放日」)對與美國存在貿易逆差的國家徵收高達50%的所謂「對等關稅」,並對幾乎所有其他國家徵收10%的基本關稅。

特朗普後來暫停了「對等關稅」90 天,以給予各國時間與美國談判貿易協定,並減少對美國出口的壁壘。其中一些國家,包括英國、日本和歐盟,確實與特朗普達成了一些不對等的協議,以避免更高的關稅。

而那些沒有屈服或以其他方式招致特朗普憤怒的國家,本月稍早受到了更嚴重的打擊。例如,寮國被徵收40%的關稅,阿爾及利亞則被徵收30%的關稅。特朗普也保留了基本關稅。

特朗普聲稱擁有無需國會批准即可採取的特殊權力,並根據1977年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將美國長期存在的貿易逆差宣布為「國家緊急狀態」,以此作為徵稅的理由。

二月,他曾援引該法律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徵收關稅,稱非法移民和毒品越過美國邊境構成國家緊急狀態,這三個國家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加以制止。

《美國憲法》(U.S. Constitution)賦予國會徵稅(包括關稅)的權力。但立法者逐漸讓總統擁有更多關稅權力,而特朗普則充分利用了這一點。

這項法院挑戰不涵蓋特朗普的其他關稅,包括在他要求商務部調查後,認定進口外國鋼鐵、鋁和汽車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而徵收的關稅。

這項裁決也不包括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內對中國徵收的關稅,這些關稅由前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保留,當時一項政府調查得出結論,稱中國採用了不公平的手段,使其科技公司相較於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競爭對手更具優勢。

政府辯稱,當時的總統尼克遜(Richard Nixon)在決定終止美元與黃金價格掛鉤的政策後,美國陷入經濟混亂,尼克遜緊急使用關稅的做法得到了法院的批准。尼克遜政府成功援引了其在 1917 年的《與敵國貿易法案》(Trading With Enemy Act)下的權力,該法案早於《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並為其後者提供了一些法律條款。

五月,紐約的美國國際貿易法院(U.S. 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駁回了這一論點,裁定特朗普的「解放日」關稅「超出了《緊急權力法》賦予總統的任何權力」。在做出裁決時,貿易法院將兩項挑戰合併為一個案件:一項來自五家企業,另一項來自12個美國州份。

周五,聯邦上訴法院在7比4的裁決中寫道,「國會似乎不太可能打算……授予總統無限的徵收關稅權力。」

部分不同意周五裁決的法官發表的異議意見為特朗普開闢了一條可能的法律途徑,其結論是1977年允許緊急行動的法律「根據最高法院的裁決,並非違憲的立法授權」,因為這些裁決允許立法機構授予總統一些徵收關稅的權力。

法律事務所 Holland & Knight 高級顧問,同時也是前司法部訴訟律師的艾克斯(Ashley Akers)在上訴法院做出裁決前表示:「雖然現有的貿易協定可能不會自動瓦解,但政府可能會失去其談判策略的一大支柱,這可能會鼓勵外國政府抵制未來的要求,推遲執行先前的承諾,甚至尋求重新談判條款。」

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指出,誓言將把這場鬥爭帶到最高法院。

他說:「如果被允許成立,這項裁決將會從根本上摧毀美利堅合眾國。」

特朗普確實有其他法律可以用來徵收進口關稅,但這些法律將限制他行動的速度和嚴厲程度。例如,貿易法院在五月的裁決中指出,特朗普根據另一項法規,即1974年的《貿易法案》(Trade Act of 1974),保留了更有限的權力來應對貿易逆差。但該法律將關稅限制在15%,且只對與美國存在巨大貿易逆差的國家徵收,並只能維持150天。

政府還可以援引不同的法律授權來徵收關稅,比如1962年的《貿易擴展法》第232條(Section 232 of the Trade Expansion Act),就像對外國鋼鐵、鋁和汽車徵收關稅那樣。但這需要經過商務部調查,不能僅憑總統的個人裁量權來實施。

特朗普曾聲稱,擁有幾乎無限的權力,可以繞過國會,對外國商品徵收大範圍關稅。

然而,現在一家聯邦上訴法院為他設置了障礙。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A D V E R T I S E M E N T
 
 
 
 
[主頁] [即時加國] [即時國際] [即時財經] [即時港聞] [即時兩岸]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Tel.: (416) 321-0088     Fax: (416) 321-9663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