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世界公民﹕聯合國氣候峰會成效存疑
看圖識事﹕三個長者一個窮
生活看通識﹕看電影 學法國移民議題
當年今日﹕Nationalist government retreats to Taiwan
放眼世界.挪威:畢業任務-1℃露營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教師導讀

【明報專訊】德雅中學通識科科主任吳亦文老師指出,翻查近年文憑試試題,甚少有集中討論關於公共運輸設施服務爭議的題目,但近年相關爭議不斷,故在未來有可能成為考試題目。

吳老師指此類題目涉及單元包括「今日香港」中的「生活素質」,而政府政策方面則涉及「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此外事件亦涉及「全球化」單元,因為通訊傳播在事件中充分發揮作用,當女學生攜帶古箏相片在社交網站上瘋傳後,網民透過社交網站動員大批市民參加「超合作運動」,同時有樂手亦動員到大圍港鐵站內演奏。

要站在港鐵立場思考

吳老師說是次討論中學生說的多是主流意見,只從市民角度出發,但通識科強調多角度思考,要考慮不同持份者的意見和立場。吳老師提醒同學亦要站在港鐵立場思考:「假如你是港鐵,面對攜帶大型行李的乘客,執法上有什麼困難?為何不讓大型樂器進入港鐵範圍?這是可能涉及安全問題,一旦在車廂擠迫時出現突發情G,市民可能會來不及逃生。」

爭議在於執法不公及雙重標準

此外,吳老師又指事件中最大爭議點在於執法不公和雙重標準問題,促使市民對港鐵不滿升級,吳老師提醒同學必須認清爭議的主因。她舉例港鐵對乘客攜帶的大型物件的體積有明確規定,但近年在港鐵或社交媒體上,經常看到有人帶茪j型貨品登上車廂,或者水貨客走水貨,回應市民訴求又後知後覺,「港鐵年年加車資,服務卻不斷倒退,而且還有擠迫和執法不公的問題,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今日相關新聞
通識講場﹕港鐵服務爭議
教師導讀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