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智叻星:踢毽 古今民間運動

[2017.05.12] 發表
(圖a)
腳內側
腳背
腳外側
膝踢
(圖b)
(圖c)
(圖d)
(圖e)
(圖f)

【明報專訊】古人踢毽大多是兩人對踢或一群人圍圈傳踢,亦有自己一人控毽,以不同花式連續踢,有關玩法稱為「花毽」。到近代才出現足毽比賽,參與者對踢時須把足毽踢過網。看看進樂、嘉穎與朋友們的示範,學玩這民間玩意吧!

■踢毽基本腳法

◆發毽(開始的第一腳)

左腳踏前,右腳踏後;用手將毽拋起,並以右腳背把落下的毽踢出(圖a)。

◆踢毽

4個主要用來踢毽的腳部位置,稱「足毽四式」。

1. 腳內側

2. 腳背

3. 腳外側

4. 膝踢

■小提示

踢毽主要靠腳內側和腳背,腳外側和膝踢只為輔助動作。亦可用手以外的身體部位控毽,如胸、頭,但盡量不用頭部。

一起玩吧!

˙圍毽練習/遊戲(圖b)

玩法:最少3人圍圈傳毽,隨意傳毽,只要毽不落地即可

來比賽吧!

˙網毽比賽(圖c)

場地:羽毛球場

規則:

1. 兩隊作賽,每隊3人,發毽權由裁判擲毫決定

2. 三局兩勝,每局21分,足毽落地、落網、發毽失誤、出界均由對方得分

3. 若比賽分數為「20比20」,進行「刁時」(Deuce),比賽至一方領先2分為勝

■選毽

首兩款足毽的移動速度較慢,適合初學者練習用(圖d);第二款為入門款(圖e),文具店有售。後兩款足毽踢起來速度快,是比賽用的足毽(圖f)。

■好品德

毽德

「毽德」指踢毽者要互相學習,不要吝嗇教導他人。清末踢毽高手譚俊川撰寫了中國第一本有關踢毽技藝的著作《翔翎指南》,成為「毽德」的代表人物。

[智叻Smarties'中文 341期]

更多教育
趣談香港地:藍田取名自「藍田生玉」
【明報專訊】「藍田生玉」原指中國古代一個叫藍田的地方,那兒盛產美玉,後用作比喻名門生出賢能子孫。根據觀塘民政事務處及觀塘區議會出版的《觀塘風... 詳情
齊來讀時事:「一帶一路」合作  越南北熱南冷
【明報專訊】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計劃,與周邊國家進行經濟合作,其中一國是越南。然而最近雙方的經濟合作呈現「南北大不同」局面,中資... 詳情
【明報專訊】■遊戲一 D. 南安 ■遊戲二 南枝北枝 ■遊戲三 不能。 因為水漲船高,水位上升的話會把船... 詳情
【明報專訊】小四S班參與園藝課程,在學校當小園丁!他們用了一些園藝術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嫁接 「嫁接」是植物繁殖和改良品... 詳情
【明報專訊】清朝康熙年間,康熙帝兒子眾多,其中9個展開「皇位爭奪戰」,最後由第四子胤禛(粵音:刃真)奪得帝位,是為雍正帝。「九子奪嫡」的故事...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7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