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訪西南聯大校友 出書致敬自由學風

[2020.01.27] 發表
西南聯大遺址。

【明報專訊】一所只存在8年的大學,卻因人才輩出成為近代中國教育史上的傳奇。一名內地學子日前出版對70多年前曾是西南聯大學生的訪談,向自由學風致敬。目前在台灣大學就讀研究所的丁元元,自2014年起用約兩年時間尋訪當年校友,集結成「不問西東:西南聯大在滬校友訪談錄」一書,去年底在內地出版。

他告訴中央社記者,出版這本書,是希望現在的內地讀者看了後,了解「大學是可以那麼自由的」;也希望讀者能關注小人物的生命史,而不是只注意那些有名的人。他自己就從這些90來歲的受訪者身上,看到關於風骨、學識和時代記憶等寶藏。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存在於1937年到1946年間。當時全面對日抗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先是南遷到湖南長沙,後來又再遷校到雲南昆明,是為西南聯大,也是當時中國最好的大學。

這所只存在了8年的學校,卻培養出眾多傑出人才,師生中包括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和李政道,還有170餘名內地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頂著這樣的成績,加上許多人回憶當初在聯大自由的學風,西南聯大成為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頁傳奇。

近年來在中國,懷念以及研究西南聯大的現象,已經可稱為「聯大熱」,而丁元元正是這樣一名「聯大粉」。

對他來說,西南聯大最大的魅力,一是由校長、教授和學生共同民主治校,一是學風自由、多元包容。

然而,上述赫赫有名的理工科人才,卻也對照了文科、社科人才的命運多舛,這是丁元元採訪時的一大感觸。

中共對知識分子並不信任,再加上國共對立的情勢,許多優秀的文科人才沒有被重用,還在一場場政治運動中被清洗,能平順度日已是大幸。

他採訪的西南聯大政治系畢業生吳德鋐,儘管受教於政治學家張奚若、哲學家金岳霖這些名師,但終其一生待在上海的紡織單位擔任高級會計師、經濟師,做跟政治學無關的工作。而他的同學易君博後來在台灣的政治大學擔任政治系教授,作育英才無數。

改行、轉業,成為許多文科知識分子的選擇,丁元元對此感到可惜。即便如此,他認為吳德鋐守住了老師張奚若的教誨:「攻讀政治學絕不要為了做官,要立志當一個社會改革家為上策,立志當一個正派的政治學者為中策,如果這兩者都當不成,就當一個普通人,趨炎附勢鑽營求官為下策。」

這些教誨,即使是70、80年後的今天聽來,依然擲地有聲。

和那些因為小說「未央歌」而對西南聯大有想像的讀者類似,丁元元因為高中時讀了作家汪曾祺的散文,開始接觸到西南聯大的歷史,後來他還在網路上買到一本早期的西南聯大校友通訊錄。但一直要到2014年,當時30歲並已經在報社工作的丁元元,才真正開始了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採訪計劃。

最終他當面採訪或拜訪了30人,寫成了20篇訪談。其中,還健在的有7位,他們最近都拿到了這本新書。

更多中國新聞
【明報專訊】寒暑假是學生最期待的日子,但近年許多中國家長安排孩子在這段期間「微留學」、拜師學藝,甚至是參加生存挑戰賽,假期一點都不輕鬆。專家... 詳情
大米搶購一空
1月26日,在四川安嶽有網友發微信朋友圈稱,當地有超市大米被搶光,並貼出相應圖片。當晚,安嶽縣商務和經濟合作局發布公告稱,近期出現部分居民搶... 詳情
【明報專訊】武漢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之際,華南經濟中心廣州瀰漫恐慌情緒。有廣州網民於周日(1月26日)在微博發文,指既然黃埔區城管局副局長尹維... 詳情
連日來,為了防控疫情,江蘇、安徽、上海要求全省(市)民政部門取消原定於2月2日為新人加班辦理結婚登記。另外,浙江杭州、山東青島、廣東廣州等... 詳情
【明報專訊】河南鄭州市的一群住戶,日前收到20萬元的紅包,而大手筆灑錢的竟是社區管委會!原來住戶平時每月交物業管理費,再加上社區收益,年底結...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