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例子庫:“身為記者,應保持中立站在受苦一方。”
【明報專訊】英國《獨立報》的資深中東戰地記者菲斯克(Robert Fisk)今年10月30日在家不適後送院不治,享年74歲。菲斯克深入中東戰亂地區採訪長達40餘年,報道過黎巴嫩戰爭、阿拉伯之春等多項重要大事,見證阿拉伯世界的變遷。
投身戰地採訪
菲斯克於1972年在《泰晤士報》擔任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特派員。當時正值北愛最動盪時期,北愛多方不同政見者暴力衝突不斷。其中在1972年初發生「血色星期日」事件,英國士兵向遊行者開槍,共造成14名平民死亡。
1976年菲斯克前往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開展40多年的中東特派員生涯,報道阿拉伯世界的多次衝突、戰爭。他報道過阿以衝突、伊朗革命、兩伊戰爭、蘇聯入侵阿富汗、海灣戰爭和阿拉伯之春等中東大事,也採訪過歐洲的波斯尼亞戰爭和科索沃戰爭等。
菲斯克在1990年出版Pity the Nation: The Abduction of Lebanon一書,記述黎巴嫩戰爭。書本的名字取自黎巴嫩詩人Kahlil Gibran的同名詩篇,為黎巴嫩這個戰火頻生政治不穩的國家惋惜。菲斯克也憑藉此書在英國為人熟知。2019年,導演張僑勇製作了一部關於菲斯克職涯的紀錄片This is Not a Movie,片中菲斯克說:「身為記者,應保持中立站在受苦一方。」
屢獲新聞殊榮
菲斯克在2005年獲《紐約時報》譽為「英國最著名海外特派員」,1989年起便聘用他的《獨立報》也讚揚他「無懼、不妥協、果斷」,「是這一代最偉大的記者」。他在生時曾獲奧威爾獎(Orwell Prize)、國際特赦組織英國新聞獎(Amnesty International UK Press Awards)等新聞殊榮。
報道備受爭議
菲斯克的報道獲得很多關注,但也有不少爭議。他對美國的抨擊也為人所知,2001年911襲擊後,他曾發問追究發動是次恐襲的原因,因而被指摘。另外在敘利亞內戰的報道中,連原來欣賞他的讀者也批評他對敘利亞政權和軍方提供的資料未能保持足夠的批判眼光,甚至在仔細審視其過往著作後,質疑其報道的可信度。
文:陳燕婷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474期]